羽毛球界限規則介紹 盤點其計分及違例規則
羽毛球場地
羽毛球比賽場地為正方形,最好用白色線或黃色線標明,線均寬4釐米,中線寬度的4釐米平均分在左、右發球區;前、後發球線寬度的4釐米劃在發球區長度3.96米以內,所有其它邊線寬度的4釐米,一律劃在規定的場地面積以內。網柱應安放在雙打邊線的中點上,它的高度從球場地面起算為1.55米。 羽毛球技術概述 全面、正確、合理、熟練地掌握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是提高運動技術水準的基礎與關鍵。一個完整的羽毛球技術動作包括:判斷站位-反應啟動-移動到位-揮拍擊球-回位準備這樣五個環節,但出於敘述上的方便和有利於訓練,通常習慣將它分解成手法和步法來來分別進行介紹。羽毛球球網
應用優質深色天然或人造纖維製成,網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間,網長6.10米,寬0.76米。網的上緣縫一道75毫米對折的白布邊,用繩索或鋼絲繩穿起來,適當拉緊使球網中央頂端離地面1.524米,兩端網柱處離地面1.55米。
羽毛球計分規則
正式比賽,每場均採用三局兩勝制。每一局為21分,每球得分,先得21分者獲勝,如果打到20分,任何一方要獲勝必須超出2分,如果連續打平,最終最先得30分一方為勝者。
羽毛球挑邊規則
比賽開始前,雙方應通過擲挑邊器決定場區或發球,贏得一方有權先選擇:
1.首先發球:或
2.不首先發球:
3.選邊。
輸的一方選剩下的任何一項。
是指運動員發球時從第一次向前揮拍或拋球開始,至擊球瞬間為止的這一段時間間隔。出現下列現象為違例:
1.過腰。球的任何部分在擊球瞬間高於發球運動員的腰部。
2.過手。擊球瞬間,球拍頂端未朝下,整個拍框沒有明顯低於握拍手的整個手部。
3.未先擊球托。在擊球瞬間不是首先擊中羽毛的球托部分。
4.不正當行為。一旦開始發球,雙方站好位置,這時任何運動員不得做假動作,或有意妨礙對方或故意拖延發球或接發球的準備時間,有企圖佔便宜等不正當行為(發球隊員的向前揮拍動作不得中斷)。
5.發球方位錯誤。發球時,發球隊員(雙打時包括接發球隊員)未站在應該站的發球區內發球或接發球。
6.順序錯誤。雙打中發球或接發球隊員,沒有按照正確順序進行發球或接發球。
7.腳違例。發球時,發球或接發球隊員,不得有踩線、任何一腳離開地面、移動等動作。
發球隊員違例,失去發球權。接發球隊員違例,則判發球方得分。另外,羽毛球運動的發球時,球擦球網而過落入發球區,仍為有效球。
從發球結束至成“死球”為止的這一段時間間隔,稱為比賽進行時。出現下列現象為違例:
1.連擊。運動員在擊球時兩次揮拍連續擊球兩次,或同隊兩名隊員連續各擊球一次。
2.持球。擊球時,球停滯在拍上緊接著又有拖帶動作。
3.過網擊球。球拍與球的接觸點不在擊球者一方(如在本方擊球後,則球拍允許隨球過網)。
4.觸網。比賽進行中,運動員的球拍、身體或衣服觸及球網或球的支撐物。
5.侵入對方場區。比賽進行中運動員的球拍和身體任何部分侵入對方的場區。
6.妨礙。當對方運動員在靠近網前上空有機會向下擊球時,將球拍在網前舉起企圖攔截使球反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