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鬆弛部位進針有哪些方式 詳解10種快速進針方法
一、基本方法
皮膚鬆弛部位進針是針具刺透皮膚達到穴位的過程,是檢驗針灸施術基本技能的第一關。要求:迅速、準確,無痛或少痛。
方法:左右雙手密切配合,動作協調,使行針順利,減輕疼痛,並能調整和加強針感,提高治療效果。
刺手:持針的右手稱刺手,主要作用是掌握毫針,進針時集中臂、腕、指力迅速進針。
押手:按壓穴位局部輔助操作的左手稱押手,主要作用是固定穴位,使毫針準確刺入穴位,並使長針針身有所依靠,不致搖晃彎曲。
二、進針法分類
進針法依進針速度、刺入術式、刺押手勢和進針器具而有不同分法。 臨床應根據腧穴所在部位解剖特點、針刺深度、手法要求等具體情況靈活選用進針法,以便於進針、易於得氣、避免痛感為應用目的。
1.速刺法: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運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針入皮下。適用於四肢腧穴和耳穴。
2.緩刺法: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運用指力緩緩刺透表皮,針入皮下。適用於頭身腧穴和頭穴。
3.插入法: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運用指力不加撚轉及其他術式,直接刺入皮下。(圖見上)
4.撚入法: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運用指力稍加撚動刺入皮下。
5.飛入法: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運用指力以拇、食指撚動針柄,拇指後退瞬即將針尖刺入,隨後五指放開作飛鳥狀。
6.單手進針法:刺手拇、食指持針,中指指端緊靠腧穴,中指指腹抵於針身下段,當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壓時,中指隨勢屈曲將針刺入,直至所需深度。適用於短毫針進針。
7.指切進針法:又稱爪切進針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掐於所刺腧穴部位,右手持針將針緊靠左手指甲緣刺入皮下。多用於短針進針。
8.夾持進針法:左手拇、食二指夾持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於皮膚表面部位,右手持針柄,使針體垂直。右手指力下壓時,左手拇、食指同時用力,將針刺入皮膚。或用右手拇、食二指夾持針體下端,露出針尖3~5mm,對準穴位利用腕力快速刺入,然後再與押手配合刺入所需深度。適用於長針進針。
9.舒張進針法: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二指分開置於所刺處。右手持針從食、中二指之間刺入。對於皮膚鬆弛或有皺紋的部位,可用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將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快速刺入。適用於長針深刺法。
10.提捏進針法:左手拇、食二指將所刺處皮膚捏起,右手持針於捏起處刺入。適用於皮膚淺薄部位(如印堂、列缺)的進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