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洗牙的那些疑問其實都是誤區
洗牙是指用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斑和牙面上沉積的色素,並拋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沉積。
定期洗牙不僅能美化牙齒、消除口臭,還能預防和治療牙周疾病,消除或減少齲齒、牙齦炎、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
洗牙的同時可以對口腔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一些早期還沒有出現症狀的問題,及時處理和治療,避免了問題發展得嚴重了造成痛苦,治療起來更困難。
通常情況下,每半年洗一次牙即可。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爸老媽的咀嚼能力變差,牙齒也開始鬆動,牙縫間很容易積存食物碎屑,這是普通刷牙清潔不到的地方,時間一長就容易產生菌斑,會導致牙齦炎症及牙周疾病。不少老年人並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因此很容易在牙縫處以及下前牙裡面生成牙結石,需要定期通過洗牙來處理。
有的老人在洗完牙後出現牙齒酸痛,這主要是由於牙頸部的結石被去除後,牙根暴露,受到冷熱刺激就會有酸痛感,通常2周左右即可消退,而如果使用了抗敏感的牙膏,這種症狀會得到一定改善;有的人洗完牙後感覺牙齒鬆動了,很可能是由於牙結石較多,把牙縫都塞滿了,清除後才會有鬆動的感覺;洗牙時出血,通常不會發生在牙齒健康的人身上,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由於牙齦本身有炎症,洗牙時牙齒受到刺激而出血,出血的多少反應出炎症的程度,通常洗牙結束後症狀就會消失,而患者需要進行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