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利用體操墊做墊上運動 幫你練出完美身材

墊上運動是體操中的一類。指在緩衝較大的軟墊上進行的主要為翻滾、翻騰類的運動,如:前滾翻、後滾翻、前手翻、後手翻、前空翻、後空翻、側手翻、側空翻等等。此類運動需要較好的柔韌素質,還要求有一定的腰腹部力量和腿部力量(多指爆發力)。此類運動難度較大,若有不當便會受傷,所以初學者要循序漸進的慢慢練習,不可急於求成;初學者也不能有恐懼心理,要克服心中恐懼,這是這種運動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仰臥,兩腿伸直併攏,兩手上舉,利用腹肌收縮,兩臂向前擺動,迅速成坐姿,上體繼續前屈,兩手觸腳面,低頭;然後再還原成仰臥姿勢。如此連續進行。
俯臥挺身: 俯臥墊上,兩腿伸直併攏,兩臂叉腰或兩手托頭後,由同伴壓住兩腳,上體儘量後屈,使胸部離開墊子,然後還原,反復練習。 側手翻

動作要領(以向左手翻為例):兩臂側平舉,上體略向右傾,左腿側舉體重落右腳,接著迅速向左倒體,左腳落地屈膝,右腿向右側上擺,同時左腳蹬地,接著左右手依次撐地,經分腿倒立過程,兩手順勢依次推離墊子,兩腳依次著地(六點盡可能成一條直線),成側立。 教法: 側開立,兩臂側平舉,向左、右舉腿擺動,讓學生體會側倒移重心和擺腿的方向。 讓學生互相幫助做片刻的分腿倒立。 地上劃一直線,使手腳落在直線上做側手翻練習。 在幫助下完成動作。 保護與幫助:幫助者站在學生背後,翻成接近手倒立時,兩手交叉扶腰,順勢幫助翻轉站起。學生掌握動作後,還可用手或棍撥腿或腰,使其加快翻轉的速度。 單肩後滾翻成單膝跪撐。

教法: 從蹲撐姿勢開始的動作熟練後,可繼續做從坐撐、從肩肘倒立的姿勢開始的單肩後滾翻。 跪跳起
動作:跪立,兩臂斜上舉,向下後擺,臀後坐,上體前傾,接著兩臂迅速向前上方擺並至斜上舉部位立即制動。展髖、進腰,腳背和小腿用力壓墊,使身體向上騰起,迅速提膝,收腿起立。 教法: 擺臂時應由後向前上有力擺動,腳面、小腿壓墊要有力,並與擺臂、提腰協調配合,收腿要快。 先讓學生做連續擺臂和壓墊的動作。 做原地跪著跳躍的動作。 從高處往低處做跪跳下。 在幫助下做完整動作 保護與幫助:兩人或一人,站于學生兩側或一側,當臂由體後擺過身體時,迅速提拉上臂或托其腋下或在體後,兩手扶其腰部,幫助騰起。 前滾翻

動作:蹲撐,兩腿蹬直,同時屈膝、低頭,提臀收腹,團身向前滾動。前滾時,後腦、肩、背、臀部依次著地,然後抱小腿團身成蹲撐。 

教法:

前滾翻是基礎動作,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在學生掌握前後滾動,並能做到團身的基礎上,可讓學生練習抱前滾翻。抱腿前滾翻是在提臀、屈臂、低頭依次著墊,當背部著墊時,上體迅速與膝部靠緊,團身、兩手抱小腿,團身滾動成蹲撐。 為了使學生領會前滾翻的要領,可將墊子疊成斜坡(大約10-15度),讓學生由高處向低處滾翻。 學生初步時容易犯錯誤,往往用頭頂著墊子,或臀部提得太高,重心前移時不能迅速屈臂、團身。也有的學生由於兩臂力量不均勻,屈臂程度不同,滾翻不正。 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前滾翻後,教師可採用持球前滾翻,或前滾翻起立接仰面拋來的球等方法。 保護與幫助:單膝跪立于學生體側,一手托肩,一手壓小腿,幫助滾翻。必要時再扶腰,幫助恢復成蹲撐 魚躍前滾翻 動作:半蹲,兩臂由後向前方擺起,同時兩腳蹬地,身體向前躍起,然後兩手撐墊迅速屈臂、低頭、團身,向前滾翻起立
後滾翻
動作要領:背朝滾翻方向蹲撐,兩手用力推墊,體後倒,臀部靠腳跟往下坐,低頭、團身向後滾動,使臀、腰、背、肩、頸、頭依次著墊,當肩部著墊時,迅速屈肘,兩手放在肩上(使手背盡力貼靠肩胛),用力推墊,推起成站立。 教法: 在複習團身前、後滾動的基礎上,要求滾動圓滑,團身緊。同時採取輔助練習發展學生腕關節的柔韌性,便於學生推手。 輔助練習:學生背靠牆站立,兩手放在肩上,手掌盡力貼牆,兩肘夾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