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小腿紋身圖案 揭秘身上各部位的疼痛指數
對於初次紋身的客人,對紋身痛感都很畏懼。一般人的理解是舊時紋身的雛形,像岳母刺字一樣的,刺破皮膚,針針見血;或者和醫院裡驗指血、小刀割肉差不多。對於客人的這種自主放大的恐懼加困惑,紋身師分兩種態度來解釋。一種紋身師,強調紋身很疼,造成客人的心理落差,紋的時候就感覺沒什麼了。一種紋身師,就是我這樣的,解釋是沒想像的疼,對男孩說女孩紋身聽歌吃泡泡糖沒事一樣;對女孩說,紋身的人有時候會睡著。總之就是讓客人儘量在紋身前心理放鬆。有一個良好的精神和生理狀態為基礎。
的確,紋身本身沒多疼,完全是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的。大部分客人是如此形容的,是微疼加麻癢。這種感覺,有的客人紋多了會上癮。就身體部位來講,不同的部分痛感也是差別很大的。通俗來講,太陽經常可以曬到的部位,疼感比較低。比如手臂,腿部的外側。而內側痛感就會成倍的加重,就是大家常說的裡簾兒。為了讓大家理解的清楚些,我列了個疼痛座次。
一般疼的地方:脖子後部,脊柱部位,後背下部,小臂小腿正後部
比較疼的地方:手臂、腿的內側(裡簾),胸口,肚子,肋骨,腰下兩側)
最疼的地方:手,腳面,鎖骨部位,屁股,還有各個骨節部位(肩頭,腳踝,膝蓋,手肘)
屁股最疼,是因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這個就是小孩為什麼經常屁股挨打,哭的比較慘的原因。骨節部位最疼,出於人體的自我保護能力,一般骨節容易受到硬性的傷害,痛感神經末梢自然比較豐富。腋窩也最疼,不過一般紋身師做包臂的時候,都會繞開些,留個空白。
人各不同,胖瘦,高矮,身體素質,休息程度,都影響堅持時間的程度。每個人的痛感高低也有差別。我接觸的客人,有的可以堅持12小時,雖然他很累,但是不會崩潰和哆嗦。相反是我累的發燒3天。有的紋不到5小時,就眼淚嘩嘩的,一針不讓碰了。也有的是純屬心理問題,右手的針沒碰到皮膚,左手剛扶到皮膚上,就躲出好幾釐米遠。有個滿背客人割線,從開始到結束,最後到渾身哆嗦,幾乎一聲不吭,從來不問進度,堪稱鐵人。
有些紋身師也遇到過客人暈針的情況,症狀有暈倒,嘔吐……我有幸沒遇到過,只有一個低血糖的客人最後階段犯過迷糊,拍照的時候滿頭大汗站不住了,嚇的我猛喂他巧克力,才緩過來。所以,如果有以前有上述症狀的朋友,要提早和紋身師講明。
看了這些,相信你對紋身的痛感有了更細緻的體會。一般小紋身都在1至3小時內完成的,一般人都沒問題。中型紋身,比如一兩個巴掌大的,一般都可以在6小時內完成 ,大部分人可以堅持。而大型紋身,比如傳統題材的上臂,小腿,半甲,滿背等等,需要10至50小時以上的,則需要合理的安排紋身時間,分塊做也好,分階段做也好。都可以大幅減輕客人的痛楚。所謂慢工細活,不是特意求慢,而是在合理的時間內,合理安排客人的體力忍耐力,盡力的把紋身完成的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