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狂人講授面膜美容知識
導讀:有時候因為一些誤解,讓大家對護膚品有一些錯誤的期待和相互衝突的要求。而消費者的這些觀念,甚至是會影響到廠商對產品作出修改。而根據錯誤期待修改出的產品,卻讓我們離美麗越來越遠了。讓護膚品該幹嘛的幹嘛。不要對它有超出它能力的要求,也不要把自己的一些偏好強加到所有護膚品的種類上。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序
舉個例子
綠泥,大家都知道的產品。
綠泥屬於clay mask,礦物泥面膜,利用礦物泥的天然獨特結構,來吸附皮膚深層污垢和普通潔面產品難以清除的硬化油脂。並且礦物泥的能夠為皮膚補充礦物質,同時因為原礦泥具有很高的防腐殺菌能力,不但對於皮膚的清潔有意義,並且其產品本身的防腐劑添加也不需要很多,算是很天然無害的產品。
話說十年前的綠泥,是多好的產品啊。基本上,原泥加點水,就給你大腕端上來了。實誠的讓人感動啊。
可是呢,泥巴畢竟是泥巴,我們想想就知道,它不可能溶于水,只能使它儘量均勻的在水中懸浮。雖然人家攪的夠賣力了,但是放個一年,泥巴自然會沉澱下去,水分自然會析出來。這其實,是這個產品大量使用了天然原泥,而沒有過多的人工再制的一個證明。然而消費者並不能理解。我記得早年論壇上,充斥著很多這類的問題:“我的綠泥出水了,是不是假貨?”或者“是變質了嗎?”
我想沒有一個品牌能受到了這樣被消費者質疑的。所以,改吧。加點乳化劑,把水弄得濃稠點,濃稠了,沉澱和析出都會變得困難的多了。
天然泥,我們利用的就是它吸附油脂的功能來清潔。泥巴在臉上乾燥之後,當然會緊繃,洗掉後,因為油脂都被吸走,所以當然會有點幹。可是這個問題,應該是靠根據不同的皮膚類型,掌握適當的清潔頻率,這樣來調節的。然而消費者不由分說的認為這是缺陷,抱怨“太幹啦,太繃啦,幹皮不能用啊”恩,好吧,滿足大家,廠商加了人工乳霜進去調節。乳霜非常滋潤,就中和掉乾燥了。這個想法看似很美好,但實際很傻很天真。首先乳霜擠佔掉了原先寶貴的礦物泥所佔據的位置,礦物泥的含量變少了,補充的礦物質自然也變少。而乳霜本身含油,泥巴在乳霜裡面呆著,沒事幹嘛啊,吸油唄。抹到你臉上的時候,已經吃飽了油,自然不會吸走你臉上很多油,是不乾燥了。這個問題解決了,卻引來了新的問題和抱怨“清潔力不行啊”,一個清潔面膜,清潔力不行,搞啥搞?!怎麼辦呢?加人工的潔面活性劑來增加清潔力。加了這麼多乳霜啊,活性劑啊之類的東西,原泥的防腐性能早已被破壞,這一來防腐劑也不能省了。而清潔靠活性劑來完成,刺激性大大升高。有趣的是,原先的原泥,非常穩定不容易變質,反而被大家質疑它的品質,現在變成各一個需要大量防腐劑的東西,大家覺得品質變好了。原先其實非常安全無刺激,只是會乾燥,卻得到大家“刺激”這樣一個評價。現在變成一個真的有刺激性的東西,但是不那麼幹了,就有人說“用起來很溫和,一點都不會幹”。神奇了,溫和和不會幹,這之間有啥邏輯關係嗎?
就這樣,一個好好的礦物泥面膜,改成了一個靠潔面活性劑來支撐清潔力,以乳霜偽裝滋潤度和溫和度,以高劑量防腐劑取代天然的抑菌性能,而僅僅以少量的礦物泥做噱頭的東西。真是悲哀
我真的,特別討厭看臺灣的綜藝節目,一群女人就知道大驚小怪“哇~(拐著彎的)真的好好保濕哦~!”保保保,保你個頭啊!一個清潔面膜,你要求人家不過分乾燥,是合理的,但是要求人家保濕,你們還有天理嗎?!人家又說自己是個保濕面膜嗎?!(眾多清潔面膜哭了,總算有給我們說句公道話的人了啊!!)
不好意思,提起臺灣來我容易激動。
總之,各回各家系列,就是跟大家818,不同類別的產品,究竟是靠什麼原理,達到什麼目的,我們應該關注何種成分,對它提出怎樣的要求。(老子要為眾多被冤屈的產品申冤,還要揪出N多隻知道遷就你的使用感受,只知道做表面功夫,而不顧皮膚真正的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