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抑制糖類的吸收的飲食 有助於燃脂

最近感到皮膚晦暗,失去了彈性,而且還發胖了——如果你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就得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生活”了。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年輕體態,糖化的飲食習慣會促進老化,打開身體容易變胖的開關。所以,改善飲食從減少糖類開始。

一,血糖值的上升容易使身體老化,容易衰老

糖化反應在生活的細節之中,他會令人發胖,甚至衰老。比如,如果就餐時從麵包或米飯開始食用,不斷消化吸收糖類這種飲食方法,會使得血糖值上升。這樣一來,胰島素就會被大量分泌,不斷將糖類送入體內,缺乏運動、沒有作為能量被消耗的糖類轉換為脂肪儲蓄下來,而多餘的糖分遍佈全身,使蛋白質“糖化”。因此,導致膠原蛋白的品質下降、泛黃晦暗等問題會加劇“皮膚老化”。

攝取食物後糖類會被吸收,15分鐘左右血糖值就會上升,在胰島素的作用下,糖類被從血液中吸收到脂肪細胞核肌肉中作為能量使用,若能通過運動提高肌肉中的糖類消耗,就能抑制糖化反應。

二,多餘的糖類會變成脂肪

想要保持身體的年輕活力,就要避免過多攝取糖類。大量攝取米飯、麵包、甜食等富含糖類的食物,皮膚彈性下降,暗沉等”皮膚老化“和”糖類“,這兩種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聯繫的事物,其實密切聯繫。血液中糖類的長時間滯留,會導致體內蛋白質和糖類互相結合的”糖化“反應,這個過程是所謂的”糖化“。作為結果而產生的一種叫AGE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在身體內儲存起來。

三,餐後高血糖狀態加劇肥胖和糖化

想要防止肥胖和糖化,不僅要避免過度攝取糖類,還要控制空腹時吃甜食等導致血糖值急劇上升的飲食習慣。過多的糖類被一下子吸收後,會調用身體的大量激素胰島素,並轉化為脂肪儲蓄下來。因此胰島素也被稱為”肥胖激素“的多餘糖類,附加在蛋白質組織膠原蛋白上,會促進糖化。

據發現,只需改變進食的順序就能抑制血糖值的飛升,就餐時,先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醋、納豆等粘稠食譜,糖類的吸收就會變的平緩。

四,控制糖類攝取

“進食富含糖分的食物後,人體為了降低血糖值,會分泌胰島素這種荷爾蒙。胰島素也有個別名叫‘肥胖荷爾蒙’,具有把人體活動無非消耗的那部分糖分,轉變成脂肪後儲存在體內的機制。反之,增加進食不含糖分的肉以及魚、蛋、蔬菜,則胰島素的分泌會減少,就會在人體內會產生必需的糖分。這一工作會消耗大量卡路里,體重自然就會減輕,就能形成易瘦體質。

“控糖減肥法”的規則簡單之極。你只要控制進食富含糖分的米飯及麵包等食物即可。

“迄今肉和蛋、乳酪等高脂肪高卡路里高膽固醇食材一直被認為是減肥的大敵。實際上,已經證明它們與肥胖無關。甚至有人做到一天三餐控制糖分攝入,一周下來就瘦了三公斤。”

聽上去若能做到一周間嚴格“控糖”,自然就會形成易瘦體質。“體重降下來後只要在晚上控糖,就能保持體重(不反彈)”(江部先生語)。關於這種“控糖減肥法”,現向大家介紹下必須注意的“NG”(No Good)食材。

1、米飯和麵包

一碗飯含55.2克糖分、一隻面包含26.6克糖分。除了麵條、粉絲外,用小麥粉等穀物粉製作的食物也NG。

2、薯類

馬鈴薯等“薯類”一概NG,不過魔芋OK。

3、甜食

甜品、果汁等飽含砂糖的食品NG。可以用人工甜味劑來代替。零食可以選擇堅果類及乳酪。

4、甜酒

甜雞尾酒、日本酒等酒類含的糖分很多,實際上大多數啤酒也NG。紅葡萄酒、燒酒、威士卡等酒類等含的糖分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