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護膚品潛伏的可疑分子
我們總在說著現代的美容技術正快速發展著,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這並不表示著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護膚品,就一定安全,就一定保證不會對你的肌膚造成傷害。現在,我們就來揪出在護膚品裡潛伏著的可疑分子,調查它們的真實功效,瞭解它們是不是傷害肌膚的罪魁禍首。當然,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地讓大家不再使用XXX護膚品,而是告訴你,在挑選護膚品的時候可以多一分精明,避開“安全雷區”。
關於10名“潛伏分子”的風險討論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不須對那些可疑人物“全盤否定”,它們雖身份不明,飽受爭議,時不時引發安全隱患,但如果你能夠對它們天性中的“純良本質”善加利用,成功策反,就能避免肌膚安全事故,還能獲得不錯的“美肌風險投資”。
●潛伏分子1 酒精
“並非什麼‘狠角色’,談之色變的時代過去了。”
首先要說明,酒精是合法溶劑,含酒精並不代表不安全。有些成分不溶于水,必須依託在其他溶劑中,但如果以其他非法溶劑替代酒精,反而更危險。
一般用於消毒的酒精是異丙醇(MSDS),它確實會導致肌膚乾燥,甚至令皮膚角質化功能失常,但這種酒精已很少使用。現在化妝品所用的酒精通常是經特殊處理的專用酒精,如 SD-40酒精(SD,Specially denatured,即經過特殊處理,40則指酒精等級,非酒精含量)。這類酒精能將乾燥或敏感風險降到最低,對易生粉刺暗瘡的皮膚十分有益。但不論如何,含酒精的產品還是不太適合幹性和敏感性肌膚使用。
●潛伏分子2 激素
“先別錯殺無辜,此荷爾蒙非彼荷爾蒙。”
經常有人會問,那些超豪華又好用的抗老保養品中到底有沒有激素?否則,我們的肌膚怎麼會那麼快得到改善?其實什麼是激素很多人都沒搞清楚,反正看到那兩個字就馬上丟之。簡單的講,目前我們在保養品中常聽到的激素主要分為“女性雌激素”和“生長因數”兩大類。需注意的是,在保養品中添加女性雌激素是違法的。而在非處方的藥妝產品中,也是絕對不能添加有治療效果的類固醇激素(Steroid)的。而在我們目前使用的很多打著“荷爾蒙”噱頭的抗老保養品中,其實使用的都是生長因數。生長因數絕大多數的來源都是植物提取,比如現在備受推崇的大豆異黃酮,它就具有十分卓越的抗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