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愛畫眼妝刺激恐成色素型黑眼圈
皮膚科醫師發現,門診病患中,有黑眼圈困擾的年輕病患約增加一成,多因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血管型黑眼圈”,且眼妝越畫越濃,若彩妝的成分刺激或皮膚敏感,出現脫皮,發癢等發炎前期症狀,仍置之不理,得要當心半年至一年,即可能發生色素沉澱,形成“色素型黑眼圈”
臺北書田診所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醫師鄭惠文昨天指出,黑眼圈通常不是單一類型發生,經常混合出現,需先找出原因,對症下藥,運用“雞尾酒式”複合療法,依個人成因及症狀,運用藥物,保養品,玻尿酸注射,雷射及抗老,美白精華等美膚方式,改善黑眼圈。
專家說,有些女性本身的皮膚較敏感,也可能是保養品,化妝品有刺激成分,使用眼部保養品或畫眼妝,刺激眼周皮膚,出現發癢,脫皮等“亞發炎”症狀,長期累積可能形成色素沉澱。另外,若未徹底卸載眼妝,化妝品中的刺激成分殘留,也可能持續刺激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