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想減肥想先學會控制你的食欲

胖的最大原因之一是控制不來自己的食欲,減肥的妹子今天有福利了,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個辦法能有效地控制你的食欲。

採取不吃東西的方式減肥古 來有之,古代稱之為辟穀,又叫辟毒、斷穀、休糧等,簡單說就是不進食五穀雜糧、不吃肉。道家認為,人吃五穀,在腸中積結成糞便,會產生穢氣。因此,有很多 道人在一段時期內進行辟谷修行,戒除欲念,徹底禁食,只喝水,或服用丹藥,這些丹藥中常含有人參、紅棗、蜂蜜等營養物質,即使不吃飯,也能提供些營養素。

節食有助於延年益壽

節食有助於延年益壽

控制進食量的好處,不單能減體重,還可延長壽命。從歷史淵源到現代研究來看,“辟穀養生”的理念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研究證明,從真菌到哺乳類動物,適當地限制能量的攝入,能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有學者做過相關的實驗,發現節食的獼猴比正常進食的獼猴活得要長,衰老的時間更晚。人也是一樣,肥胖的受試者在短期嚴格限制熱量攝入之後,多數人體內的抗氧化劑指標都有明顯的提升,這說明,節食真的有助於延緩衰老。

現在,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與以往相比,人們普遍吃得好了、多了、細了,然而,在吃進佳餚美酒的同時,也吃出了肥胖、疾病或短壽。“病從口入”,很多“現代病”的提早發生,諸如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動脈硬化、癌症等,都與“吃”脫不了干係。

如果在科學、合理的範圍內適當控制飲食攝入量,“辟穀”與“節食”並無大的區別。少吃幾口或幾頓,起到定期清空腸胃、減輕胃腸負擔、清除體內毒素、淨化內環境、甩掉肥胖體重的作用,是對健康非常有益的生活方式。

可少食但不應不食

可少食但不應不食

打開網路搜索,你會看到眾多有關辟穀的介紹以及辟穀培訓班的招募。辟穀的理念和狀態雖然有益,但普通人盲目推崇“絕對禁食”或在無人指導下效仿辟穀是極為不可取的,也是十分危險的。

辟穀是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研習的,辟谷並非完全不吃任何東西,一些半辟穀養生也僅是“過午不食”。

進食是人體生存和健康的基礎,長時間禁食的人終有要進食的那一天,而從絕食到恢復飲食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許多問題:首先是體重反彈,因為強烈的 節食後,人體基礎代謝能力下降,當恢復飲食後,攝取與原來相同的能量時,基礎需要少了,就會有更多餘的熱量留存體內,體重會增加得更快;其次,長期禁食的 人會出現厭食症、病態嚴控飲食等心理問題。

少食多餐更能控制食量

少食多餐更能控制食量

一些想限制食量的人,經常容易處在節食→饑餓→飽食的迴圈狀態中,減肥的效果可想而知。那麼,怎樣才能將節食進行到底呢?

想要少食,就要戰勝食欲和饑餓這兩大“天敵”,當人在餓得頭暈眼花的時候,滿腦子都是食物,食欲會暴增,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吃得更多。如果讓自己少食而多餐,避免處於非常饑餓的狀態,就不會產生出難以抑制的強烈食欲了。

還有一個小竅門,能讓你少吃點,這就是餓時先吃一點糖。一般認為,糖是節食者的大敵,但糖分實際上也是一種天然的食欲抑制劑,這是因為糖分能夠 被血液很快地吸收,會讓人一下子消除饑餓感,有飽的感覺。有學者做過測試,在餐前吃些糖的人,用餐時會比沒吃糖的人吃得少,一段時間後,前者的體重也減輕 得較多,而且這樣做並不難。

每餐的分配對減肥也很重要,有一個通行的原則:早、中、晚餐食量的比例應該是早35%、中35%、晚30%,不是有種形象的比喻嗎?“早餐要吃得像個國王,晚餐要吃得像個乞丐。”

看吧,減肥並不一定要節食。合理的吃東西,找到最適合自己減肥方法才能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