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斑”剋星 鐳射祛斑一掃而光有絕招
鮮紅斑痣又稱葡萄酒斑( Port-wine stains ,PWS), 或更確切的稱為毛細血管畸形,是一種最常見的血管畸形,它的發生率很高,大約占所有新生兒的千分之三,主要發生在頭頸部(80%)。
男女發生率相等。發生原因是由於病變部位支配血管的神經缺乏,使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起初表現為紅色或者粉紅色斑片,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可加深,變成鮮紅色和紫色,並可增厚呈結節狀。
鮮紅斑痣一般不影響患者的生理健康,但因其位置在頭面的顯著位置,容易給患者造成心理的巨大壓力,其影響不可小視。在引進鐳射治療鮮紅斑痣前,鮮紅斑痣只能採用化妝的方法掩飾,醫學上曾應用同位素治療,但常常會留下難以治療的瘢痕,給以後治療帶來麻煩;整形外科採用手術切除縫合的方法,對於較小的鮮紅斑痣療效尚可,但也要留下瘢痕;較大的鮮紅斑痣則需要植皮或者應用皮瓣修復,且不說要在供區要留下難看的瘢痕,修復後的面部也會留下明顯的痕跡;直到引進了雷射技術,才給鮮紅斑痣的治療帶來了希望。
鐳射治療鮮紅斑痣是應用光對不同顏色物體的選擇性光熱效應,應用波長在530-600納米之間的鐳射或強脈衝光選擇性的作用於血管中的血紅蛋白,使之加熱而破壞擴張的血管,而皮膚的其它組織不受破壞,從而將擴張血管清除。目前已經開發出532納米,585納米,595納米和強脈衝光(IPL)的光學治療系統,用以治療鮮紅斑痣。
強脈衝光由於其波幅寬,對血管破壞的特異性差;532納米鐳射因其穿透深度不夠,對鮮紅斑痣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585納米的染料鐳射曾經是治療鮮紅斑痣的黃金標準,但因為其脈衝較窄,治療時容易形成難看的紫癜,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而且由於光斑較小,所以治療效果也有限;新開發的595納米脈衝染料鐳射的穿透深度要高於585納米染料鐳射,而且由於它的光斑大小和脈衝寬度要遠遠高於585納米染料鐳射,因而它的治療效果遠好於所有已經臨床使用的光學治療系統。它對鮮紅斑痣的治癒率達75%以上,有效率超過95%(痊癒,皮損消退>;95%,顯效,皮損消退>;60%,有效,皮損消退>;30%,無效,皮損消退;60%以上計算有效率)。
鐳射治療鮮紅斑痣是應用光對不同顏色的物體的選擇性光熱效應,由於同樣波長的鐳射黑色素吸收也較高,所以治療中有可能出現皮膚的色素沉著甚至形成瘢痕,由美國康奧公司生產的Vbeam鐳射機採用了先進的動態冷卻系統(DCD)對表皮進行冷卻,有效的避免了表皮的損傷和色素沉著,發生色素沉著者僅占5%左右,一般在3-6個月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