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常識 再也不怕“夜貓族”
九大常識 再也不怕“夜貓族”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加班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現象。茶餘飯後幾個朋友閨蜜相約出去派對,結束玩得盡興之時已經是深夜淩晨, 所以熬夜晚睡也成為現代女性的家常便飯,隨之皮膚也越來越差。那麼如何護膚,能夠讓你晚睡也有好皮膚,下面小編給您總結九個小技巧,趕緊看過來吧!
皮膚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況下,會出現水分和養分的過度流失,因此晚餐應多吃清淡的蔬菜水果、魚等和補充一些含原青花素(葡萄籽提取物產品)或含有甲殼素的保健品以利於皮膚恢復彈性和光澤,同時可消除黑眼圈和使皮膚白皙紅潤。
忌食辛辣食物和酒精類飲料,最好不要抽煙。外用含膠元蛋白、甲殼素成分的護膚用品。
應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魚類、牛奶等,另外可適量服用如含卵磷脂、腦細胞生長因數、金槍魚油、牛磺酸等成分的保健品以補充腦力;如出現頭痛時可服用羚羊角滴丸以緩解症狀。
2、晚睡,不晚洗
中醫認為肌膚保養要順應環境及身體狀態變化,因此不要等到睡覺前才清潔皮膚,儘量把潔面時間提前可以減少肌膚負擔,預防粉刺痘痘。潔面不妨使用能同時卸妝和清潔的二合一潔膚乳,2分鐘搞定清潔。
一些含有果酸或水楊酸的潔面乳深層清潔效果顯著。尤其是水楊酸,它是目前惟一能夠真正深入毛囊進行清潔動作的複合體成分,可以增進角質細胞新陳代謝的速度,減少皮膚表面廢物和毒素的堆積,讓你即使晚睡,也能遠離疲倦臉色。
3、睡前保濕護理
熬夜過後倒頭就睡是最不好的習慣。這時應先服用含天然膳食纖維的保健品(如羅漢果甜素、低聚糖等),既能潤燥又有助於睡眠。而晚睡、熬夜和過度疲勞讓肌膚鎖水力變差,乾燥。所以潔面後要儘快塗上保濕效果好、易吸收的美容液。
在徹底清潔皮膚後,噴上一層保濕噴霧,再塗上富含青瓜素、甲殼素、膠元蛋白等多種成分的面霜,不僅可以去死皮,還能修復皺紋令肌膚恢復光澤,效果顯著。
4、在睡前補充維生素C最有效
皮膚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況下,營養會過度流失。
如果你有每天口服美容產品的習慣,建議改在睡前服用維生素C及口服膠原蛋白產品,這樣做不僅比白天吸收效果更好,還有利於皮膚在睡眠時得到充分修復的營養,恢復彈性光澤。
5、用精油喚醒肌膚光彩
睡前保養時,在一盆熱水中加入幾滴精油並攪拌均勻,先用蒸汽蒸臉,待水溫降低後,可以將臉浸到水中,三五分鐘即可。這種方法對皮膚乾燥、黯沉等問題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譬如玫瑰+檀香木+洋甘菊精油有助於皮膚乾燥脫皮;膚色晦暗用玫瑰+天竺葵精油等等。
6、刮眉法解決N種眼周問題
如果你有黑眼圈、眼袋及眼腫等問題,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方法。中醫認為,眉頭、眉毛中間及眉尾處的穴位,包括攢竹、承泣、絲空竹穴等,對消除浮腫和眼睛疲勞都有顯著效果。
而你無須記下每個穴位的具體位置,只需在睡前塗面霜或眼霜時,順便用食指和中指指腹從眉心向眉尾、太陽穴慢慢刮眉20次,能很快消除眼部疲勞、消除黑眼圈,並且還能夠預防次日清晨出現眼部浮腫。
7、對付晚睡的排毒晚霜
即使你沒能在最佳肝臟排毒時間23:00前入睡,也完全可以在23點前塗抹具有排毒修護功能的精華晚霜,塗抹時配合簡單的30秒按摩,可以促進血液迴圈,提高細胞代謝活力並且排除肌膚毒素垃圾,將熬夜的傷害大大降低。
偶爾需要加強保養,可以塗厚一點當作晚安面膜,一物多用。
8、零點使用精華液
液儘量在午夜到來之前完成精華液塗抹步驟,這能讓精華液中的營養成分發揮極致。
一些含有納米滲透技術或多種植物精華的夜間修護精華液更容易滲入到肌膚深層,加強細胞活力,並促進代謝迴圈。就像在肌膚裡植入了看不見的細胞發動機一般,不用費時費力地按摩,營養成分也能被吸收。
9、替代性面膜迅速改善乾燥
如果擔心每天敷面膜會導致過度保養,那麼可以在潔面後用保濕美容液將紙面膜浸透,敷在面部。10分鐘後面膜中的水分會被肌膚吸幹,接著再噴一層化妝水,5分鐘後揭下,肌膚就能變得水潤柔嫩,而且即使每天做也不必擔心皮膚負擔過重。
如果連紙面膜都沒有,可以把一張面巾紙敷在臉上,向紙上噴上保濕化妝水,直至面巾紙濕透,等1~3分鐘。
熬夜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黑眼圈、長痘痘或是肝火上升那麼簡單,它對身體所造成的危害極大,可使人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甚至使機體器官受損而出現各種疾病。熬夜的危害簡單的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A、睡眠不足會提高壓力荷爾蒙的含量,令我們所感受到的壓力迅速提高到新的水準。
B、體能和精力都會因為睡眠不足明顯下降,智力水準、集中精力的能力和決策能力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C、不充足不規律的睡眠會嚴重影響學習進度,並將大腦單位時間內能攝入的信息量減少將近一半,學習新事物極易受挫。
D、睡眠過少可能會讓你在並沒有處於困境的情況下也會感到壓抑,心理承受能力明顯下降。
E、完美肌膚的大敵
熬夜不僅使臉色暗淡無光,還長滿了暗瘡,眼角鼻樑上也無可救藥地爬上了細紋,眼睛也長成了“熊貓眼”,還會覺得臉部皮膚有緊繃瘙癢的感覺,或是有脫皮的現象。
熬夜給人體帶來的危害遠不止以上這些,不規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當然需要徹底改變過來,不過生物鐘也並非一天兩天就能調整到最佳狀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