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油平衡 冬季7個護膚心得
油性肌就永遠不需要補充油份了嗎?幹性肌在冬季選擇的護膚品越油越好嗎?皮膚到底需要多少“油”?需要什麼“油”?種種護膚問題困擾著不同類型肌膚的MM,冬季7個護膚心得,其實冬季肌膚更需要水油平衡。
一、不要認為油性成分會堵塞毛孔
這主要取決於油的種類,某些油脂類如凡士林、蠟(包括礦物蠟和動物蠟如蜂蠟)等會在皮膚上形成一層不透氣的薄膜,只需要運用得當,它們就能成為很好的“封包劑”,顯著減少水分蒸發、防止皮膚乾裂,保護皮膚免受外來刺激。寒冷乾燥季節使用的面霜、手霜和身體霜中,需要這樣的“封包劑”。唇霜更需要利用它們的疏水特性,以加強持久性。少量此類成分並不會堵塞毛孔。
二、油性肌也需要油份
在皮膚情況健康穩定時,如果偏油,只需做好清潔、使用非油性的保濕防護品即可,皮脂嚴重的部位可選擇控油產品。油性皮膚在乾燥多風的情況下,也可能有乾燥、脫皮的問題,這時,就需要一定的油份來幫助強化和修復皮膚屏障。到底需要多少“油”並沒有統一標準,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皮膚狀況,就像是添置禦寒衣物一樣,如果嫌某款面霜或乳液“不夠”,就再加一層,直至感覺夠保濕又不油膩即可。
三、痘痘肌謹慎使用油性成分
某些有些油性成分確實存在致痘的可能,如果皮膚容易起痘,就最好避免羊毛脂、石蠟等成分。不過,某些“油”恰恰有助於痘痘的滋生。除了通過食物補充,你也可以選擇含有這類“油”的保養。
四、並不是越油的保養品越滋潤
“油”在保養品中起到不同作品,單純的“封包劑”也許會很油,卻只能停留在皮膚表面,保護天然屏障、防止水分蒸發。它們本身缺乏營養,無法深層滋潤或吸濕補水,比如凡士林、嬰兒油等。
五、含油的保養品不是皮膚長脂肪顆粒的根本原因
“脂肪顆粒”並非一個很規範的叫法,它可能是閉合粉刺,也可能是粟丘疹,甚至可能是汗管瘤,成因也不確定,可能因毛孔被堵,也可能因為自身體質或遺傳問題,需要經過醫生的專業判斷才能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油份”與“毛孔堵塞”沒有必然聯繫,過於油膩厚重的保養,可能讓皮膚感覺悶熱不適,只需按照個人喜好與皮膚需求,選擇適合的質地即可。
六、皮膚乾要水油兼補
幹性皮膚一般都缺油缺水,兩者都需要“補”。僅靠皮膚外層厚厚塗層“油”,未必有增加內部水分的作用。目前絕大部分的保濕霜,都兼具補水和補油的效用,如果感覺不夠保濕,可以在使用保濕精華或保濕乳後,再搭一層護膚油,進一步滋潤軟化角質,防止水分蒸發。
七、根據不同的化妝品選擇卸妝產品
日常的潔膚品已經能夠清除水溶和油溶的污垢,包括不防水的隔離霜、防曬霜乃至淡妝。防水配方的美容品如持久型防曬霜、不脫色彩妝等,才需要先用專門的油性潔膚品卸去後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