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肌肉貼腳踝使用方法分享 為你揭秘其運作原理

肌內效貼布是由日本醫師加瀨創始於1973年,在日本普及了30多年,90年代開始在臺灣及歐美等地流行,這兩年隨著世界級運動健將頻繁使用液讓我們開始熟悉並使用。 肌內效貼布主要是為治療關節和肌肉疼痛而開發的貼布。 從運動貼布的功效而言,一般運動員所使用的運動貼布只能暫時止痛而缺乏治療的效果。 運動員使用肌內效貼布,舊傷以及先前累積的肌肉疼痛可以好轉,在傷害未痊癒卻得繼續進行練習得情況下,可以避免舊傷更加嚴重而再次引起傷害。 肌內效貼布運作原理 肌內效貼布設計原理在於“讓皮膚和肌肉有效工作”,從而促進淋巴迴圈和血液迴圈,進而提升人體自身的自愈能力。為達此目的,在設計上一定要讓肌肉在粘貼後仍能保持正常的活動度才能讓皮膚和肌肉“工作”。 所以肌肉效能貼布有下列幾項主要的功能:第一:對於肌肉本身而言,可以增強受損肌肉的收縮能力,消除局部疼痛,減少肌肉過度伸展,降低肌肉疲勞及痙鑾發生。

第二:增加血液與淋巴迴圈,可將淤血或停留在局部的組織液消除,改善原本的浮腫或內出血,使組織壓下降並減輕疼痛及不適感,並降低發炎現象。第三:增強關節穩定性,可防止因不正常肌肉收縮所造成的關節異常,能調整筋膜,使肌肉機能正常化,並增加關節活動度。第四:刺激皮膚、肌肉,有鎮痛的效果。因為肌肉效能貼布有以上的效能,近年來已大量運用在運動傷害的預防與治療,在足部較常用在腳拇趾外翻或趾蹠滑液囊腫、伸趾長肌與肌腱、足底筋膜炎與踝關節扭傷;在小腿則可治療阿基裡氏腱炎、脛骨前肌,肌腱炎;對於膝關節在內外副韌帶、前後十字韌帶發炎及跳躍膝的治療很有效果;在大腿則應用在股四頭肌、腿後肌酸痛及膝關節囊受損;臀肌拉傷、腰背酸痛及腰椎側彎也是常見使用肌內效貼布作治療。

在上半身部份,肌內效貼布常見用於肋間肌、肩胛下肌、旋轉袖及肩頸酸痛,對於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腕隧道症候群、落枕等等!防止踝關節扭傷就比較簡單了,因為踝關節扭傷大多是外踝(外側韌帶比較薄),所以需要貼兩條,一條從小腿外側一直往下過外側副韌帶貼至腳背處。再加一條繞腳腕一周即可!肌肉貼腳踝使用方法方法/步驟1.伸展腳踭肌肉,把運動貼由腳背貼至小腿;2.把運動貼包裹住足踝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