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清朝女子的頭飾髮型 帶你穿越到清朝

現在很多的人流行一種清朝女子頭型,雖然很複雜,但是在選擇拍照等情況的時候都會選擇這樣的個性髮型,有時代穿梭的感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從乾隆晚年開始,清宮越來越崇尚奢靡之風,全靠自己頭髮梳成的“小兩把頭”因為無法承載沉重的珠寶首飾,而日益被後妃們厭棄,一種既能體現滿洲風韻、又便於展示珠寶財富的最新髮型應運而生:這就是“大兩把頭”。

相傳“大兩把頭”由道光皇帝的寵後孝全皇后發明,這個髮型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首先要用鐵絲根據腦袋的大小盤制一個圓圈,用來作為“發架”,在發架之上,再製作一個類似於眼鏡架似的架子。

梳頭時,可將這個架子像戴帽子一樣戴在頭上,將頭髮從“眼鏡架”中穿向後面,再從“眼鏡架”上發拉下來固定。有架子撐住的頭髮,比原來的“小兩把頭”結實緊密得多,可以插戴更多的鮮花和珠寶。從此,清宮貴婦的頭上,便越來越璀璨奪目。慈禧年代,終達頂峰。

兩把頭後面的耳邊垂發梳成扁平狀,末端用發帶束起,微微上翹,形似燕尾。年輕的戴豔麗的珍寶首飾,顯出活潑朝氣。年老的選質地高貴的,體現端莊穩重。

頭花是清宮後妃的主要首飾,多以珠寶鑲嵌而成。後妃喜戴頭花,因花朵大、覆蓋面大,戴在“兩把頭”正中,顯得富麗堂皇。

在慈禧的許多畫像、照片中,都能見到她髮髻高聳,頭戴大朵頭花的形象。慈禧不但喜歡珠寶頭花,還喜戴大朵絨花。這是因為漢語中的“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近音,戴絨花即有榮華富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