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頭之父——沙宣去世 傳奇一生
維達-沙宣:手拿剪刀的莎士比亞 20世紀第一剪刀手
沙宣1928年在英國倫敦出生。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沙宣不斷創造出突破性髮型, 成為一代經典。後來,他以自己的名字,研製出一系列美髮產品,並創辦著名的學校訓練專門人才。在1993年,他獲得美國美容協會的“最傑出成就獎”,及藝術家與時裝界協會頒發的首項“國際榮譽大獎”。
維達•沙宣在為“迷你裙”之母瑪麗•奎恩特剪髮
沙宣像藝術家般執著,執意要做最好的髮型師。為了打入上流社會,他努力改善英語發音,在倫敦西區覓得工作。1948年,他的事業剛起步不久,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一顆猶太人的心,讓他毅然放下剪刀跑去打仗。他後來形容,與同胞並肩作戰,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仗打完之後,沙宣回歸髮型事業。1963年,他設計出波波頭,繼而開設髮型屋和拓展美髮用品,業務遍及全球,被稱為“現代髮型之父”。事業一帆風順,但感情生活波折多。沙宣結過四次婚,第二任妻子為他誕下四名兒女,與現任妻子猶妮的婚姻維持得最長。兩年前,沙宣獲英女皇頒發司令勳章,最近更推出自傳,分享傳奇一生。
沙宣獲得“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沙宣同時熱衷公益事業。2009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授予他“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坎坷童年
沙宣1928年1月生於英國倫敦,父母是猶太人。由於父親拋家棄子,沙宣幼年在孤兒院度過8年。他14歲輟學,繼父同意資助他學習美髮。“那是我媽媽的主意,”沙宣當年談及入行美髮業時說,“她覺得我沒有獨自打拼創業的頭腦。”
1954年,沙宣在倫敦韋斯滕德的邦德街開設第一家髮廊。
美髮天才
沙宣一度暗下決心,如果從業10年無法改變髮型潮流,他就轉行當建築師。然而,他的設計風格迅速受到女性青睞,髮廊很快門庭若市。
沙宣喜歡從世界各地的建築中找尋美髮靈感,熱衷用精准的剪髮技術為顧客呈現自然、易打理的髮型。他推崇的美髮三部曲“洗剪吹”令無數女性擺脫每天耗費長時間打理頭髮的煩惱。
1963年推出“波波頭”髮型後,沙宣聲名鵲起,“沙宣”從此成為美國和歐洲的時尚熱詞。
商界好手
在美髮界如魚得水,沙宣卻沒有停下前進腳步。他把目光投向商業圈,開始在全球各地開設髮廊、美髮學校,研發生產一系列美髮產品,推廣自己的品牌、髮型風格和剪髮理念。
他寫書助力商業版圖擴張。1967年,沙宣出版自傳《抱歉讓你等,夫人》;1976年,他與第二任妻子貝弗莉合作,推出新書《健康和美麗的一年》。
熱愛生命 時尚面對血癌
據英國傳媒報導,沙宣患上血癌已兩年,但他和第四任妻子猶妮拒絕向媒體透露,只讓家人和最親密朋友知道。消息說:"沙宣熱愛生命,他以很時尚的方式面對這個病,那就是‘必須繼續演出’。"
沙宣是工作狂,即使血癌來襲,也沒改變繁忙的生活節奏。據報導,他曾一邊接受治療,一邊打理業務,工作量"足以讓四十歲的男子精疲力竭"。朋友一度都對他很有信心:"如果有人能夠戰勝血癌,一定是沙宣。"
美髮猜你喜歡:
美髮師獨家揭曉染髮經 你都知道嗎
小曼老師獨門發術 教你頭髮護理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