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濕霜可能會致癌 化妝品選用一定要關注廠家和品牌
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癌症研究所岡甯博士等人最近在動物實驗研究中發現,一些保濕護膚品能增加小鼠患皮膚癌的風險。在動物模型中小鼠最終所患的皮膚癌,與人類受到過度輻射而引發的皮膚癌十分相似。雖然小鼠不等同於人類,但是這個出人意料的研究結果表明,保濕護膚品可能並不像以前想像得那樣安全。
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本來,岡甯博士的研究小組是想測試咖啡因是否能夠預防皮膚癌。為此他們將咖啡因和一種保濕霜混合後塗在無毛小鼠的皮膚上。每週用紫外線照射兩次,連續20周。停止照射後,研究者每週5天、連續17周將保濕品塗在小鼠的皮膚上,結果用了保濕產品的小鼠腫瘤增加了69%。研究人員又選擇了其他保濕霜,結果也非常相似。雖然在這一實驗中小鼠的癌症不是由保濕霜引起的,而是因射線照射所致,但是保濕霜確實會使腫瘤生長得更快、更多。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使小鼠腫瘤加速發展的成分是十二烷基硫酸鈉和礦物油。
英國也曾經報導過,如果平均每天使用12種不同的化妝品,會把約175種不同化學成分塗在身上,而這些化學品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嚴重危害。如保濕霜、潤膚露中的羥基苯甲酸酯可導致乳腺癌及皮炎等;護髮用品含有的甲醛會使皮膚產生灼熱感,同時可能導致哮喘、頭痛等;有些化妝品中的防腐劑、香料和色素還含有毒性物質,可使細胞發生突變而致癌。
儘管很多國家的法律要求在皮膚保健品和化妝品的標籤上必須標明產品的成分,但實際上市場上的化妝品、護膚品質量參差不齊,標識也不清,因此愛用化妝品的女性務必儘量把化妝品的種類減到最少。此外,不要急於嘗試新的化妝護膚品,一些傳統的產品反而更安全。在購買化妝品時,一定要選擇信譽良好、規模較大的專業公司生產的品牌產品,切不可貪圖便宜購買和使用沒有標注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生產日期、保質期的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