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體 » 瘦身塑形

歐美超級肥胖女人雷照 最全面的解析為什麼肥胖的身材是梨形

不同人種之間存在的體脂分佈的差異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實際上, 正是得益於脂肪容易堆積在腹部, 亞洲女性才可能在體脂率相近的情況下保持比歐美女性更好看的腿部曲線。

不過, 這樣的好處是要拿各種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上升來換的, 而且現在有研究表明, 臀圍和腿圍適度增大可以降低這些風險。 所以, 目前脂肪不多、只是全在腿上的妹子們, 你們可以開心一下啦~

那麼, 為什麼歐美人要胖就多半會胖成梨, 亞洲人要胖卻多半會胖成蘋果?
蘋果也好, 梨也好, 其實都是對不同身形的一個比喻, 而造成不同人種間常見的身形不同這一現象的本質, 是脂肪堆積最多的位置(注意, 不是部位)不同。 而使亞洲人和歐美人常見的脂肪堆積位置在群體水準上出現差異的原因, 目前更多認為是基因的作用, 環境的作用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人體的脂肪組織可以分為三種:表皮皮下脂肪組織(superficial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深皮下脂肪組織(deep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和內臟脂肪組織(visceral adipose tissue)。 它們的形態和血流量有較大的不同, 對身體的血糖、血脂等的影響也不同, 不過對題主這個問題最有意義的還是它們的分佈部位。

表皮皮下脂肪組織遍佈全身所有皮膚之下,
在兩條腿上最多。 深皮下脂肪組織則主要分佈在上半身的軀幹部分, 但嚴格來講仍然是在“皮下”。 而內臟脂肪組織, 顧名思義, 就是僅分佈在內臟的脂肪。 三種脂肪組織堆積脂肪沒有明顯的“先後順序”, 主要區別在堆積量上。
不要以為說是內臟脂肪就只有心肝脾肺腎。 雖然這些器官也會有內臟脂肪, 對健康的影響也很大, 但從體積上來講, 內臟脂肪真正的主力是大網膜和腸系膜的脂肪。 這兩種膜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支持腸子, 免得它們像耳機線一樣在肚子裡揣會兒就打結, 而腸子又在肚子裡塞著, 所以內臟脂肪的大本營自然也就在腹部。
說到這裡, 大家應該就能猜到原因了吧?是的,
那就是亞洲人的脂肪更傾向於堆積在深皮下脂肪組織和內臟脂肪組織中, 而這兩種脂肪組織絕大部分都在軀幹和腹部, 才形成了蘋果型肥胖, 又叫中心型肥胖;歐洲人的脂肪更傾向於堆積在表皮皮下脂肪組織中, 而表皮皮下脂肪組織遍佈全身, 而且以腿部最多, 所以才形成了梨形肥胖, 又叫周圍性肥胖。

順便在這裡糾正一下一個錯誤的認識, 並不是說胖到極致的時候歐美人和亞洲人就一樣了。 即使是BMI大於35的嚴重肥胖的情況下, 亞洲人仍然更傾向於把脂肪堆積在深皮下脂肪組織和內臟脂肪組織中。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傾向, 目前還沒有一個假說能夠從機制開始完美地解釋。 學界主流的看法認為, 作為先天因素的基因, 就算不是唯一因素, 也是罪魁禍首;而後天環境中的各種因數, 譬如藥物、飲食等, 雖然放在個體上的確會影響體脂分佈, 但在使兩種人群體脂分佈出現差異這一過程中, 它們的貢獻不是很大。
移民是研究這類問題的一個非常好的人群。
他們具有與他祖國的居民相似的遺傳背景, 以及與移民國居民一致的生活環境。 所以, 移民的中心型肥胖發生率, 如果接近環境相同的移民國的居民, 則證明影響中心型肥胖的因素是環境;而如果接近和他遺傳背景相似的他祖國的居民, 就證明影響中心型肥胖的因素是遺傳因素。 而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 亞洲移民的中心型肥胖發生率顯著高於他們移民的國家, 更接近他們祖國的居民。 所以, 造成歐美人和亞洲人的常見身形具有差異的原因, 更多的應該還是遺傳因素。
而究竟是什麼遺傳因素導致了這一差異, 目前有一些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但結果似乎還尚未明瞭。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