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容 » 整容整形

全面部除皺術 發展歷史最長的除皺方法

基本簡介

全面部除皺術全面部除皺術
全面部除皺術是指包括額部、額顳部、面頰部及頸部同時施行的除皺術由於此種手術範圍大,
手術操縱比較複雜, 因而必需作好術前檢察和設計。
採取精細微創手法從皮膚切口在其皮下進行潛行分離, 先始於顳部, 然後下延到面頸部, 再轉至前額, 從而完成全面部除皺術, 術後皮膚光滑自然。
全面部除皺術後可能會有點小腫的性狀, 但是1-2周就可以恢復美麗容顏。 和諧流暢的輪廓凸顯人的美感, 面部輪廓就是美感的臉龐雕琢成賞心悅目、美麗動人的臉龐。
.
種類資訊
1、生物素注射全面部除皺術
2、筋膜懸掉全面部除皺術
3、面部電波拉皮除皺術
全面部除皺術全面部除皺術
根據Gonzalez-ulloa的記載, 在20世紀初始, Cantnell(1902年)、Cabanes(1903年)等人就已開展了皮膚除皺術。 Ch.C.Miller(1907年)對於範圍更大、準確性更高的除皺術進行了記載。
所以, 有人認為, 全面部除皺術的創始應屬於Ch.C.Miller。 但那個時期的手術方法是現代醫學難以接受的, 如向老化失去脂肪的鬆弛皮膚皮下植入異物, 以撐開皺紋等。

1921年, Joseph發表了一篇文章聲明他已於1912年完成了一例全面部除皺手術。
1926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全面部除皺術產生了。
一個巴黎的皮膚科醫生MadameNoel于1926年在一篇綜述性文獻中首先報導。
全面部除皺手術的技術演變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分離平面由淺到深的發展過程。 20世紀40年代, 全面部除皺術在整形外科臨床工作中正式開展起來。 在此之後, 又經過幾度變遷, 到了Mario Gonzalez—Ulloa時代, 除皺術大體已得到確立。
自1969年首次提出深部結構的再重定後, 1976年Tessier以及Mitz和 Peyronie進一步提出SMAS(表淺肌肉腱膜系統)的概念。 其後被公認為第二代除皺手術。
1979年在第七次國際整形外科會議上Tessier推薦一種稱之為“矯形骨膜下面部提升術 ”(orthomophic subperiosteal face lift) 。
1984年和1988年, Dsillauis和Santana提出骨膜下入路的除皺手術的經驗及其理論。 並認為這是第三代除皺手術, 有12%的面神經前額支麻痹的嚴重併發症,
是其不可取的。
1988年, Psillakis報告105例骨膜下分離除皺術的經驗和理論。

1989年, Furnas報告在面頸除皺術中剪斷顴弓韌帶、頸闊肌耳韌帶和下頜骨韌帶可以提高除皺術的效果。
1990年Hamra報告403例的深部除皺手術的經驗。 發展了Mitz的SMAS除皺手術技術, 解決了其它手術方式中對鼻唇溝過深解決不充分的困難問題,
並提出該項技術為第三代除皺手術技術。
1991年Antonic和Maillard分別報告42例和250例改良的骨膜除皺手術的經驗。
1991和 1992年Ramire等人分別報告34例和213例顴弓骨膜下入路除皺術的經驗。 同年Hamra在深部除皺手術的基礎上, 推薦複合除皺術的新概念 (Composite Rhydectomy), 報告167例有很少併發症的經驗, 重申第三代除皺術的概念。
然而1993年Antoio報告213例及有耳前切口的骨膜下除皺術的經驗, 但其中有2例出現持久性面神經額肌支麻痹, 認為骨膜下除皺術是除皺技術發展的里程碑。 但在Maillard評價這篇報告中提到面神經前額支的損傷仍不可避免。 因此何為第三代除皺手術技術, 是複合除皺手術還是骨膜下除皺手術技術(Subperiosteal Approacb), 仍是當今有待爭論的問題。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