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專業解析痤瘡發病機制


你的臉上總是難以實現光滑的觸感,時常冒出頭來得痤瘡青春痘,讓你苦不堪言。在別人說著這是青春的象徵這樣的調侃話語時,強顏歡笑的你內心卻泛著苦澀的不甘。為什麼你會成為痘痘的攻擊對象呢?我們今天就從專業的角度來瞭解青春痘也就是常見痤瘡的發病機制吧。

什麼是尋常痤瘡(青春痘)
尋常痤瘡(以下簡稱痤瘡),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由於認識疾病有一個過程,所以在認識這個疾病的過程中,明間賦予了這個疾病很多種不同的病名。最常見的別名有:粉刺、酒刺、青春痘等。中醫則稱痤瘡為肺風酒刺,在港臺地區則也有將痤瘡稱為暗瘡的,各類美容院由於不對本病不十分瞭解,所以使用了很多不同的名稱,使很多人思想混亂不堪,因此在醫生的診中,一些患者經常提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如他們會問:醫生,我臉上長的這些小疹子到底是粉刺還是暗瘡?怎麼有的人說我得了痤瘡而不是青春痘?



痤瘡的臨床症狀

1、 年齡分佈:多數發生於青少年時期(16~18歲)前後,但也有發病較早的(如10歲前後),和發病較晚的(如40歲以後)。
2、 臨床表現:痤瘡主要有兩種皮損:非炎症性皮損和炎症性皮損。非炎症性皮損即粉刺。依據粉刺是否有開口,又分為黑頭粉刺(開放性粉刺)和白頭粉刺(閉合性粉刺)兩種。炎症性皮損有多種表現:丘疹、膿皰、結節和囊腫。
3、 好發部位:皮損好發於面頰、額部和鼻唇溝,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