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減肥體驗減肥新潮流
三十多年來,美國人多吃麵包少吃肉,吃出了世界超級肥國,而喜歡吃肉的法國人,身材卻保持得最苗條。
利於減肥的食物,不是米飯、麵條、麵包、土豆和香蕉,而是肉類、魚類、蛋類、植物油和堅果。
什麼動物最胖?大概是豬。豬吃進去的是糧食,長出來的卻是脂肪!最苗條的動物大概是豹子,而豹子只吃肉!
米飯、麵條、麵包、土豆和香蕉等食品澱粉含量很高。而澱粉和糖屬於碳水化合物。科學家發現,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除外)進入人體後,轉化為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促進細胞利用血糖,燃燒提供能量;多餘的血糖進入肝臟合成肝糖原和脂肪,血糖剩餘的越多,合成的脂肪就越多而儲存在體內。
血糖波動短期內使人產生饑餓感(“好吃”);長期則使機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下降,產生“胰島素抵抗症”,於是血糖燃燒轉化為能量的效率下降,人會變得沒有力氣(“懶做”)。“好吃懶做”就容易使人變得肥胖。 而肉類、魚類、蛋類和植物油基本上不含碳水化合物,不會影響血糖(“血糖指數”為零),因而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堅果雖然含有部分碳水化合物,但對血糖影響不大,所以“血糖指數”較低。吃這些食物,能量十足而食欲穩定,“好做懶吃”,容易使人保持苗條。 總的來說,減肥的關鍵不在於直接控制熱量。因為你控制不了,而是通過控制血糖,從而間接控制熱量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