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減肥必知的常識 什麼是“卡路里”?

減肥的時候就會注意指示食品所含熱量的“卡路里”,雖然有很多人以它為標準來攝取食物,但實際上卻很少有人知道,只看食物的卡路里含量是不夠的。覺得它方便而又容易理解?!其實恰恰相反。關於意外地容易被誤解的卡路里,我們一起來詳細瞭解吧!
我們經常聽到“卡路里”這個詞,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經常聽說一個蛋糕有多少多少卡路里,這個運動能消耗多少多少卡路里。但是能正確理解“卡路里是什麼?”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卡路里是衡量我們體內能量的指標。
最均衡的狀態,就是攝取了與消耗量相同的卡路里。如果攝取的卡路里一直超過體內所能消耗的量,體內脂肪就會堆積,結果變得肥胖。
相反,攝取少於消耗就會變纖瘦。
表示消耗和累積的能量的指標,就是卡路里。
原本卡路里是熱量單位,主要用來表示食品的能量。而表示食品能量的時候,一般來說就是指kcal(千卡路里),所以就變成了“1卡路里就是1千克水提高1攝氏度所需要的能量”。
比如,一塊披薩有272卡路里,一塊麵包有78卡路里,一個蘋果有52卡路里的能量。
人們吃下的食品的能量,被人體消化儲存,視情況排出。排出的能量大致有三種:10%被消化了,20%為運動提供能量,70%被內臟器官、體內組織所使用。
使用最多能量的體內活動叫做基礎代謝,是不做其他特殊運動時消耗的能量。那麼,一天需要多少卡路里呢?
一般來說,成年女性需要2000卡路里,成年男性需要2500卡路里。但是,這是以平均的體重、運動量、肌肉量為標準算出來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參加自行車比賽的運動員,需要一天攝入9000卡路里。
懷孕的女性也需要多攝入卡路里。
與此相反,新陳代謝逐漸衰退的老年人,只需攝入較少卡路里就足夠了。
重要的是,食物的卡路里是食物本身所包含的,我們食用後並不能將卡路里全部吸收。例如芹菜等植物纖維比較多的食物,消化吸收時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食用芹菜所得到的卡路里實質上是很少的。
但對於即使是和芹菜的卡路里等量的薯片,也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的是,與芹菜不同,薯片會更容易讓人攝入更多的卡路里,因而更容易造成肥胖。
另外,食物裡所含的蛋白質、維他命等營養物質是有別於卡路里的。如果只吃一些沒有營養,卡路里又很高的食物的話,就會變胖了。
最後,最重要的事情是,身體所需的卡路里是因人而異的。根據消化酶的量、體內細菌的種類、腸的長度不同,從食物中能吸收到的能量也不同,人體所需的卡路里是因人而異的。的確,卡路里是容易理解而又方便的指標,但是,自己到底需要多少卡路里,是根據個人的飲食生活、運動頻率、體內消化吸收能力等要素決定的,所以,適合自己的指標是狠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