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冬季護髮中西醫為你支招
寒冷乾燥的秋季如何護髮,喜歡魅力秀髮的男女生都想知道。冬季作為頭髮最為脆弱的季節,如何全面護理,解決頭髮問題,今天一起中西醫為支招的護髮方法。
健康小貼士:平時以手指指腹或木梳自前而後按摩梳理頭髮,可以疏通頭部經絡,調暢氣血。
1、頭髮幹黃分叉
症狀:頭髮乾枯發黃,不順、無彈性、無光澤。
中醫支招:健脾胃,補氣血
中醫常說“女子以血為本”,顯示出氣血充盈對於女性來講至關重要。當失眠、精神緊張、不恰當控制飲食、生理週期不正常等現象出現時,往往會導致氣血的虧虛。很多女性在產後更容易出現脫髮、頭髮乾枯分叉現象。如何調養氣血,調補脾胃是關鍵。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產生的源泉。如果脾胃虛弱,儘管補充了很多營養物質,也難以吸收利用。脾胃健康,氣血才能充足,氣血充足頭髮自然會好。
養發秘笈:保證睡眠、多吃雜糧以及堅果類食物。例如養血健脾的食物,如小米、黑米、紅棗、蓮子米、花生、苡仁、芡實以及滋陰補腎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板栗、葡萄等堅果類食物。
西醫
診斷:酸性流失、黑色素被破壞
頭髮的顏色取決於頭髮中黑色素含量,而陽光和空氣中的氯都會對頭髮的顏色造成改變,如日曬或泳池中的漂白水會破壞黑色素,導致了頭髮的顏色發黃。
其次是洗髮產品使用不當,過量使用鹼性的洗髮水,或者洗髮時沖洗不夠徹底,殘留在頭髮上的化學物給頭髮造成了損害。身體內的甲狀腺分泌出了問題也令頭髮乾枯發黃。
美髮護髮秘笈:洗髮儘量用弱酸性的(pH值在5.5~6.5之間)洗髮水。對於陽光的傷害,可以在外出的時候戴上帽子,或者選擇一些含有防紫外線的護髮產品。每次游泳後洗髮之前可用橄欖油或髮乳按摩頭髮。
2、頭皮屑紛飛
症狀:即使剛洗過發,也會有粒粒“白點”。
中醫支招:養血祛風為主,清淡飲食,充足睡眠
飲食要“清淡”。像蔬菜、水果應多吃,而油膩食品則少吃,特別是麻辣火鍋。接著是“睡飽多笑”。再忙也要按時睡覺,好睡眠能補精氣和元氣,精氣神有了,人自然神清氣爽。再煩,也要多讓自己笑,只有心情好,才能有更多的正面情緒對抗負面情緒。
養發秘笈:避免過度抓撓。尖利的指甲會刮傷頭皮,導致保護膜被破壞,更容易出現頭皮屑,甚至毛囊炎。
西醫
診斷:頭皮表面菌群的紊亂
頭皮屑的產生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因素是頭皮表面菌群的紊亂。皮膚不是一塵不染的,表面會有很多寄生的菌群。當這些菌群處在正常範圍內,皮膚就健康。頭皮也一樣,當表面的某些菌過多繁殖時,就會出現頭皮屑。另一方面,頭皮表面有保護膜,當這層保護膜被破壞(例如劣質洗髮水、燙髮水不小心接觸頭皮等),也會出現頭皮屑。當然,內在因素也很重要,例如,某一段情緒緊張,工作很忙,這時頭皮表面的菌群以及頭皮的保護膜也會出現異常,引發頭皮屑。
美髮護髮秘笈:在每次洗髮時,均勻按摩頭皮,刺激血液迴圈。減少使用髮膠等化學產品。化學物會與頭皮上的死細胞加上分泌的油質混合成一層濕黏的膜罩在頭皮上,阻塞了毛囊,令頭屑增多。
3、斷發、脫髮
症狀:頭髮經常打結,梳頭後有許多斷發,每天掉發超過100根。
中醫支招:找准原因+食補
中醫通常將脫髮分為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脾虛濕盛3大主要類型。肝腎陰虛:頭髮成片脫落、發質乾枯。常伴有頭暈、失眠、五心煩熱,還會有睡覺時出汗、腰膝酸軟、月經不調的症狀。氣血兩虛:頭髮稀疏,伴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舌質淡、苔白。脾虛濕盛:頭部多油黏膩、毛髮光亮、頭皮瘙癢,伴有食欲不振、腹脹、舌質紅、苔厚膩。
西醫
診斷:壓力過大易脫髮
頭髮也要新陳代謝,正常人每天可掉100根,超過三四百根就要引起注意。脫髮原因很多,“鬼剃頭”在醫學上叫做斑禿,往往與情緒有關,例如驚嚇、緊張、恐懼等。另一種常見的脫髮是雄激素源性脫髮,過去稱為脂溢性脫髮,這與遺傳、工作壓力、情緒緊張等都有關係。而對於女性來說,產後或終止服用避孕藥後,都容易造成掉發,這些都是由於荷爾蒙分泌失調而導致的。
美髮護髮秘笈:偏食對身體的損害也同樣會在頭髮上表露出來。人體缺乏維生素,如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H3(生物素)的缺乏也易導致皮膚粗糙、頭髮無光澤、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