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離不開的脂肪 讓脂肪為頭腦加油

說文解字話脂肪

脂肪的通俗說法也叫油脂。“油”是可以流動的脂肪,大多來自植物性食物。如大豆油、花生油等。“脂”是固態的脂肪,大多來自動物性食物,因為它們在室溫下一般不可以流動,所以叫脂。

脂肪是由各種甘油分子組成的複雜混合物,這些甘油雖然有著不同的化學和物理特性,但都有甜味,並提供能量。

離不開的脂肪

脂肪是一種普通而重要的營養素,我們每個人每天的食物,不管是動物性食物還是植物性食物,裡面都有脂肪。雖然它有時不受我們控制,隨意的累積,破壞我們的體形乃至健康,但我們還是應該感謝它,因為是它提供的能量幫助我們在自然界“適者生存”的選擇中存活下來。

正確地選用脂肪

向愛斯基摩人學習

20世紀中葉,有的營養學家發現,愛斯基摩人每天都食用大量的動物性食品如海豹,魚類等,但他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比率非常低,是什麼使他們免除這種疾病的糾纏呢?是正確地選擇脂肪。

影響我們健康的不僅是脂肪攝入的數量,更是脂肪的種類。從脂肪構成的三部分來說,包括中性脂、磷脂和膽固醇,其中膽固醇是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罪魁。比如動物的肉裡就含有大量的膽固醇,是它們在進入血管,並沉積到一定程度後,才引發我們剛才所說的悲劇的。而磷脂可以增加脂肪的代謝,並且不在血管裡沉積,甚至可以預防心血管病。正因為磷脂大量的存在於魚類當中,所以以魚類為食物的愛斯基摩人能夠抵禦心腦血管病的侵襲。這也給了我們啟示——攝取魚類的脂肪要比畜類的脂肪對身體更有益。

做個試驗 你別害怕

五、六十年前,很多學者開始研究為什麼心血管病發病率、肥胖症發病率都在增高,原來是我們吃了太多的動物性食品,其可能有副作用。

試驗:

讓我們通過對一位男士進食後體內情況的變化,來瞭解脂肪怎樣影響他的身體健康。

首先是他吃下了不少的豬肉,攝取的脂肪經過消化後,分解成微小的顆粒,隨著血液在體內迴圈。因為脂肪在豬肉裡幾乎占了一半的重量,所以脂肪在血管裡開始急劇增加。不過突然他的血管裡又一下子寬敞了很多,脂肪顆粒的通過量明顯減少,原來他在吃蔬菜(因為蔬菜的脂肪含量大大少於豬肉)。隨後血管裡的脂肪量又開始增加了,很明顯,我們知道他又開始吃豬肉了。

假設:

假設這位先生依然大量地攝入脂肪,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裡的脂肪開始慢慢積累,開始沉澱在血管壁上,越來越多的脂肪沉積形成了斑塊,這時候,他的血管開始失去彈性,變得僵硬。血液的通過量也在減少。他開始感覺頭暈,出現高血壓的症狀。

如果血管裡的斑塊逐漸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斑塊有可能鬆動,直至脫落,最後掉下來和血液一起流動。當它流到一個直徑與它差不多的血管時,它就把血管堵上了。這時這位元男士可能出現兩種危險情況—如果被堵住的血管在心臟,心臟會在瞬間失去血液供應,發生心肌梗死,在短時間內心臟會停止跳動;或者這個斑塊經過漫長的漂流,來到他的頭部,使這裡的血管裡發生堵塞,導致腦部沒有血液供應,可以造成腦梗塞。這些就是我們說的心腦血管意外,可能引起死亡、中風。

結論:

因此,如今已被證明的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是,某些動物性食品飽含大量的脂肪,絕對不可攝入過量。

讓脂肪為頭腦加油

脂肪還會影響腦細胞的發育,影響我們的智力發展。

有研究表明,在母親懷孕的最後三個月到嬰兒一歲之間的15個月當中,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對孩子生長非常重要的物質。如果這兩種脂肪酸在腦細胞膜上有充足的儲備,它們將為腦細胞的分裂、生長以及伸出足夠多的觸角提供巨大的能量,讓這些細胞得到充分的發育,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們的智力水準。

在用添加了這兩種脂肪酸的奶粉來餵養早產兒的實驗發現,早產兒的視網膜功能比較好,視網膜的靈敏度會增加,對刺激的反應也會增高。另外,這些孩子到了3~4個月時,他們的行為、智力水準比吃普通奶粉的孩子要好。

所以,面對令人又愛又恨的脂肪,選擇性地攝取與控制是現代人健康生活的要素!

專家指出,為了預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應把脂肪攝入量從過去能量供給的40%以上降到30%。當然還要注意脂肪種類的選擇。

在選擇脂肪攝入的種類上,除了魚類脂肪是首選之外,禽類脂肪也是不錯的選擇。

據法國專家對該國西部加斯科地區居民食譜的分析發現,禽類脂肪與豬、牛、羊的脂肪不同,禽類脂肪所含有的成分更接近橄欖油,不僅無害於心臟,還具有保護作用。當地居民的脂肪攝入量是法國其他地區的2倍,但死於心臟病的比例遠遠小於其他地區,其奧妙就在於這裡的居民進食的脂肪大多來源於鵝、鴨等禽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