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減肥不是練哪瘦哪
科學運動減肥事半功倍
減肥榜樣: 小V 女 30+ 身高164cm
減肥成績單
3個月從60kg到51kg
小V辦卡去健身房的時候,並沒有想過會減肥成功。“我一點信心也沒有,做胖女人已經很多年了,一直在減肥,就沒成功過,減肥藥也吃過,節食也節過,還跟朋友去學打網球,打乒乓球什麼的,但是都是失敗。去健身房完全就抱著動動筋骨活活血,每天辦公室坐坐人都僵了,能減肥最好,但是心裡不敢想真會成功。”
開始的時候,小V下班不吃晚飯就去鍛煉,運動完,餓了就回家吃一個西瓜或者幾個蘋果,有時候熬不住就大吃一頓。自己鍛煉得也覺得挺辛苦,但是一點沒見瘦。在一次跟一位教練的聊天中,談起這個問題,教練就指出她得先改變這個飲食習慣,改成在餐後再來運動,運動之後睡前四小時不再吃東西。並且指導她在有氧運動中必須持續,跑不動的時候可以快走,但是不能停頓。“我原來跑步機上就是走走停停,中間還去倒個水什麼的。他建議我快走30分鐘,跑5分鐘,我感覺還能接受,並且教我使用一些健身器械做一些抗阻力訓練,因為分量都比較輕,而且次數也不多,我覺得還能堅持的。漸漸地跑的部分比重增加,我覺得挺適應的,而且開始建立自信,發現自己也不是體能特別差。一個星期下來,我發現自己瘦了一斤多!”這一斤多,讓小V看到希望,而且一週三次的鍛煉,讓她覺得並沒有那麼難以堅持。“加上有教練鼓勵,我覺得我應該堅持下去。”而且再瘦了兩三斤的時候,小V有個非常意外的發現,自己的腰腹瘦了不少,“以前我在家還很辛苦地做仰臥起坐,覺得很累,但是小肚子好像沒怎麼小下去,但是這次我運動基本沒有針對腹部,卻明顯見效了,讓我很驚喜。”
“剛開始,教練跟我說餐後運動,運動後儘量不要吃東西,我也不是很信,但是按照他的說法進行鍛煉,我確實覺得鍛煉的時候身體狀態也好,之後的睡眠也好,人精神,還減了重。我開始非常信賴他,並且自覺地要求教練給我一些飲食的指導。”小V遵守教練的要求,蔬菜能生吃的就生吃,菜多以清炒為主,肉類清燉。“其實這種要求並不是很苛刻,還是容易堅持的,我原來只知道說克制飲食是少吃肉,多吃水果蔬菜,學習才知道,其實烹調方法很重要。同樣一塊肉,清燉跟煎炸,熱量相差太多了。”規律的運動和科學的飲食,讓小V養成習慣,“我感覺自己就是一斤斤自然瘦下來,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覺得自己可以堅持。偶爾吃了熱量高的東西,我也不會覺得心生罪惡,然後自暴自棄。我會在生活裡注意多消耗一點熱量,比如本來開車去的地方走路去,本來跑30分鐘,我就要求自己多跑5分鐘。”
做了多年的私人教練,張濤面對過各種各樣的人和他們的減肥需求。看到小V的故事,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別以為她的故事很平淡,其實裡面正好包含了運動減肥的許多值得借鑒的東西,而且揭示了一些常見的誤區。”
張濤覺得“練哪瘦哪”,是最常見的誤區,有些人覺得腰腹需要減,就做仰臥起坐,其實,減肥要靠有氧運動作為基礎,連續做有氧運動超過20分鐘,脂肪參與代謝的比重才增加。而有氧運動消耗的是全身的熱量,而不是局部的熱量,所以要瘦全身都會瘦下去。但是,往往是最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最先瘦下去,並且瘦得最多。比如說腰腹、臀部、後背,大腿。
還有的人覺得運動之前不吃東西,趁著餓能夠消耗更多的脂肪。其實這是錯誤的,消耗脂肪時必須有碳水化合物的參與,人體在碳水化合缺乏的時候更多消耗掉的是自身的蛋白質,也就是肌肉,脂肪反而消耗得少。所以餐後運動比餐前運動更為合理。而餐前運動,運動完血糖偏低,會容易比平時吃下更多的東西,然後因為運動過,往往休息,吃下的熱量沒機會消耗,容易堆積。兩方面加一起,對於減脂更不利。
“運動需要配合飲食,而太苛刻的飲食會讓人無法長久堅持,養成科學飲食的習慣才是最持久的。我的意見就是能生吃生吃,不能生吃的溫拌,不能拌的清炒和水煮。煎炸的不能吃。”而對於那些想要減掉啤酒肚的男士,張濤提醒,一定不要喝酒,“很多人說不吃飯,其實,一碗米飯的熱量很有限,而一小瓶二鍋頭的熱量大約1200卡,跑步要兩小時才能消耗掉,一瓶啤酒130卡,喝四五瓶就要跑一個小時了。”而很多人會用水果餐代替吃飯,這裡面也隱藏誤區“水果熱量有高有低,一個西瓜吃下去,不知不覺,攝入的熱量跟吃一餐飯差不多,很多人還會運動完吃個西瓜,那其實就是直接在吃糖啊。而且心理上還會覺得自己沒吃飯,然後再吃些零食。熱量比正常吃正餐攝入的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