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老年眼皮下垂 是病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眼瞼下垂在醫學術語中指的是上瞼下垂,其產生的機制主要是引起上瞼上提的肌肉(提上瞼肌)或支配該肌肉的神經(動眼神經)出現了病變。
老年人出現上瞼下垂多是由於提上瞼肌的腱膜發生了退行性變化,可手術治療。為避免術後復發、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術前充分的檢查並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上瞼下垂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排除的疾病一般包括:顱內病變引起的動眼神經麻痹、全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無力)、交感神經病變(Horner綜合征)、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機械性上瞼下垂(如外傷性瘢痕形成、上瞼腫瘤)等。這些情況引起的上瞼下垂都應該先治療原發病,等病情好轉或穩定後再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上瞼下垂。對於老年性上瞼下垂多行提上瞼肌縮短術,術後有復發的可能,多可再次手術調整。

眼瞼下垂臨床上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先天性,就是從生下後眼不睜,屬動眼神經上瞼提肌分支,或動眼神經核發育不全所致,有遺傳性。後天性瞼下垂,因動眼神經麻痹,或因沙眼、腫瘤、炎症和外傷瞼肥厚、損傷上瞼提肌。可累及雙眼,也可為單眼,瞼遮蓋了瞳孔視物困難,病人常聳眉,皺額,仰頭形成一種特殊昂視姿態。如自幼發生此症,長期遮住瞳孔,容易成廢用性弱視。眼瞼下垂是許多疾病的早期症狀,若對此症狀掉以輕心,任其發展,不僅影響人面部的美觀,有的病還會使人致殘,甚至死亡。因此,對能引起眼瞼下垂的幾種常見病有所認識很有必要。
眼瞼下垂的病因非常多,涉及神經科、眼科和內分泌科。其中發生于兒童的眼瞼下垂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單純性眼瞼下垂、下頜瞬目綜合征、重症肌無力、外傷等最多見;發生于成年人的眼瞼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重症肌無力、慢性進行性眼外肌麻痹、甲亢性眼肌病、顱內動脈瘤壓迫性眼瞼下垂等;發生於老年人的眼瞼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年眼腱膜退行性變、重症肌無力、腦梗死後瞼下垂、糖尿病性動眼神經麻痹等。
眼瞼下垂的病因非常多,涉及神經科、眼科和內分泌科。其中發生于兒童的眼瞼下垂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單純性眼瞼下垂、下頜瞬目綜合征、重症肌無力、外傷等最多見;發生于成年人的眼瞼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重症肌無力、慢性進行性眼外肌麻痹、甲亢性眼肌病、顱內動脈瘤壓迫性眼瞼下垂等;發生於老年人的眼瞼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年眼腱膜退行性變、重症肌無力、腦梗死後瞼下垂、糖尿病性動眼神經麻痹等。

臨床表現
顱內動脈瘤壓迫性眼瞼下垂
顱內動脈瘤壓迫性眼瞼下垂主要由於顱內動脈瘤壓迫動眼神經所致的眼瞼下垂,發病率較低,但卻是導致眼瞼下垂的病因中最應該得到重視和及時診治的致死性疾病。特點是發病較快,多為單側完全性眼瞼下垂、眼球運動障礙等;往往伴有同側頭部、特別是局限於內眥部的劇烈疼痛,如果單側動眼神經麻痹突然發作或反復發作,伴內眥部疼痛且早期就出現瞳孔散大應高度懷疑顱內動脈瘤。
慢性進行性眼外肌麻痹
慢性進行性眼外肌麻痹是好發於青少年的眼瞼下垂,主要特點是大部分患者僅僅出現雙側緩慢進展的眼瞼下垂而不伴有任何其他異常,患者常常發病很多年後才感覺到有病,對照不同時期的相片可以較明顯反映這種變化。僅有少部分患者合併心臟病、視網膜色素變性、發育遲緩等全身症狀。
其他原因導致的眼瞼下垂
包括外傷、腦炎、多發性硬化、海綿竇綜合征、先天性發育異常、肌營養不良、機械性眼瞼下垂等等多種原因。由於這些疾病在出現眼瞼下垂的同時,常常出現較明顯的其他症狀,有助於正確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