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教你幾招養生秘決
談到養生,首先排毒。起床後排便。生活習慣應該符合大自然規律。早晨5至7時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盛的時候,要養成早起排便的習慣。如果不能早起,大腸就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濁功能,毒素會停留在體內而引發便秘、痤瘡等疾病。上午7至9時是陽氣最旺的時候,吃早餐也是最易消化。
多吃穀物。《內經》早就指出“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畜為益,五果為助” 的膳食結構。谷類是滋養身體的主要食物,肉類是補益身體的食物,蔬菜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水果是營養素補充的輔助食物。注意各類食物的相互配合,不能相互取代。有些人為了減肥不吃肉及穀類而以蔬果取代,會使營養失去平衡,因而損傷脾胃、肝腎功能。
根據體質吃藥膳。不同的食療適合不同的體質,不可濫補。如陰虛體質,就用滋陰食物(海參、鴨肉、鮑魚、番茄、甘蔗、芹菜、梨、菠菜等)與中藥(北沙參、玉竹、西洋參、麥冬、黃精、百合、玉竹、石斛、山藥、地黃等)作為食療。如果用溫熱的食療(如十全大補雞湯),就會加重陰虛,反而降低免疫力而出現咽痛、口瘡等。但有外感傷風咳嗽,皮膚化膿者不可進補。
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最好的時間是上午,可增長體內的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運動要視個人的體質、年齡而定,不可過量;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肥胖、抑鬱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