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解說三角肌後束伸展原理 教你如何最有效鍛煉它

三角肌俗稱“虎頭肌”,因為它的形狀凸出上臂,酷似虎頭,而且發達的三角肌體積比較大,顯得很威猛,所以它也是力量的象徵。練好三角肌,可以增加肩部寬度。

位置:
位於肩部,呈三角形。起自鎖骨的外側段、肩峰和肩胛岡,肌束逐漸向外下方集中,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於三角肌的覆蓋,使肩關節呈圓隆形。如肩關節向下脫位或三角肌癱瘓萎縮,則可形成“方形肩”體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1)反式蝶機展肩 :是鍛煉後束三角肌的最佳動作,相比啞鈴俯身展肩,可排除不必要的壓力至背部,減少受傷的機會。
(2) 俯立側平舉(繩索俯立側平舉) :後肩鍛煉用的最多的動作,只需借助啞鈴即可,方便適用。
(3) 坐姿俯身側平舉 :後肩鍛煉用的最多的動作,只需借助啞鈴即可,方便適用。
(4) 俯臥側平舉 :後肩鍛煉用的最多的動作,只需借助啞鈴即可,方便適用。
(5)拉力器俯身側平舉 :在繩索機上模仿啞鈴俯立側平舉,也是三角肌後束訓練較好的方法。

(6)杠鈴頸後推舉 :它是一項綜合性肌肉練習,參與的肌肉包括肩和背,因此作為三角肌後束的專項練習的補充動作較為合適,而不應作為主要練習。

(7)杠鈴後肩划船 :類型多樣,它是比較難以做規範的動作,而鍛煉後背的經典划船動作與之比較類似,因此需要嚴格區分規範動作做是首要的。
鍛煉三角肌的方法:
1、直立推舉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手背朝前俯身握杠,兩手距離與肩同寬。先將杠鈴提至胸前,將橫杠置於鎖骨和兩肩上。保持挺胸緊腰姿勢,兩肘向上抬起,然後用肩部肌肉的力量,將杠鈴推起,兩臂向上伸直,稍停,將杠鈴放回鎖骨處,然後再次推起。上推時吸氣,下落時呼氣。上推時不得過分塌腰,也不得提起腳跟借力。此動作可發展肩部肌肉和上身的力量。

2、坐姿頸後推舉 坐在椅子上,將杠鈴推至頭頂上方,然後徐徐下落至頸後。握距略寬於肩。上推時吸氣,下落時呼氣。此動作的作用與直立推舉相同。

3、啞鈴前平舉 兩腳開立,兩手手背朝前握啞鈴置於腿前。挺胸收腹,先以一臂直臂持鈴經體前舉起至頭部前上方,然後落下,在此臂下落的同時,另一臂舉起,如此交替上舉。上舉時吸氣,下落時呼氣。做此動作時,身體不得前傾後仰,應始終保持直臂挺胸緊腰姿勢。此動作主要是鍛煉前三角肌。鍛煉時意念應集中於三角肌前部。手握鈴不必很緊,以啞鈴不掉為原則,否則,在三角肌鍛煉強度不足時,前臂肌群卻可能已很酸脹。此動作也可換成杠鈴前平舉,即雙手持杠鈴直臂舉起,至比眼高的位置後再放下重做。
4、啞鈴側平舉 兩腳開立,兩手拳眼朝前握啞鈴置於體側,挺胸收腹,兩臂直臂握鈴側平舉至與肩平,稍停,再直臂握鈴循原路線下落至體側。上舉時吸氣,下落時呼氣。此動作主要是鍛煉側三角肌。鍛煉時意念應集中於三角肌中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