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上穴位分佈圖詳解 輕鬆掌握穴位養生法
學過中醫的都知道在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分佈著大大小小的穴位,其實在人們的手臂上往往有著很多的穴位,時常按摩一下這些穴位對於我們身體的健康可是有著很大的益處的。那麼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手臂上到底有哪些穴位,以及它們分佈的位置吧!外關在手背面,手腕上的陽池正下方約二橫指處。對肩痛、五十肩有效。內關在手掌面,手腕中央的太陵朝手肘方向約二橫指處,在二條肌腱之間。對心悸、喘氣、失眠症、自律神經失調症等有效。曲池彎曲肘關節時,在內側(拇指側)的橫紋(橫向的皺紋)末端。對手麻痹、手臂神經痛、手臂疼痛等有效。三裡從曲池到食指畫一條直線,三裡在曲池靠食指側約三橫指處。對自律神經失調症、失眠症、胃弱、胃下垂、濕疹等有效。
手掌側穴位分佈在哪些位置呢?大腸在食指第一關節的中央。對痔瘡、腹脹、腹鳴、下痢、盲腸炎、膽結石等有效。心穴在中指第一關節的中央。對皮膚粗糙、心理壓力過重、神精官能症、蕁麻疹等有效。肺穴在無名指第一關節的中央。對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有效。腎穴在小指第一關節的中央。對於更年期障礙、蕁麻疹、白髮、夜尿症、尿頻、耳鳴等症狀有效。肝穴在無名指第二關節的中央。對假性近視、宿醉、打嗝、腹痛等有效。勞宮在手掌中央附近,即智慧線或感情線最接近的部位。在握拳時,無名指會接觸到手掌的部位即是此穴。對假性近視、口腔炎等有效。手心手掌中央凹陷的部位。對貧血、身體虛冷等有效。牙痛點在中指和無名指指間,朝手腕方向下移約1釐米處。對牙疼有效。
後溪握拳時,在小指下方形成的橫紋(感情線的末端},相當於手掌與手背的交接處。對五十肩、頸椎損傷、頸部肌肉僵硬等有效。胃·脾、大腸反射區即拇指根部肌肉突起的一帶。對疲勞倦怠感及肥胖等有效。健理三針區約在手心下方,拇指根部的突起處與小指根部肌肉突起的相接部位。對胃弱、胃下垂、胃潰瘍等有效。胃腸點中指和無名指指間,畫一道直線,在健理三針區之中。對胃痛、胸悶等有效。神門彎曲手腕時,所形成在手腕部位最明顯的橫紋(橫向的皺紋)上,在靠近小指側的末端即為神門穴。對心悸、喘氣、便秘等有效。太陵與神門在同一條橫紋上,約在手腕的中央,位於二條肌腱之間。對低血壓、心悸、貧血等有效。太淵與神門在同一條橫紋上,在拇指根部下方。即用手指觸摸有脈動的部位。對五十肩、咳嗽、打噴嚏、感冒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