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介紹瑜伽呼吸法與基本動作 10小提示教你有效練瑜伽

瑜伽完全呼吸法是集合胸、腹式呼吸法為一體,也稱模隔膜呼吸法。它能使肺活量增大,血液得到淨化,身體的活力和耐力有所增加。同時使腹部、胸部乃至全身都在起伏收縮,起到調節全身器官的作用。完全呼吸法每次做要重複5-10次。工具/原料瑜伽墊步驟/方法吸氣。我們在練習呼吸法時,要注意吸氣、呼氣、屏息之間的時間長短。完整的吸氣一屏息一呼氣的比例應該是1:4:2.也就是說,呼氣的時間永遠是吸氣的2倍。先輕輕吸氣,吸到腹部的位置,感覺腹部區域已充滿氣體。繼續吸氣,儘量將胸部吸滿,擴張至最大限度。感覺氣體從胸部區域下半部漸漸地充滿至上半部。—定要注意的是:我們在練習呼吸法時一定要保征精力集中,保持呼吸順暢。慢慢吐氣,矢從胸部的位置開始放鬆,然後再放鬆腹部。最後用收縮腹部肌肉的方式結束呼氣,確保已將肺部的空氣完全排出。

注意事項完全式呼吸法是肺的上、中、下三部分都參與呼吸的運動。腹部、胸部乃至感覺全身都在起伏張縮。完全式呼吸方法.是對身體最有益的呼吸方法.但不可長時間持續練習,在每天的瑜伽練習中加入此呼吸方法即可。耳部、臉部的肌肉、前額的皮膚,也要預先鬆弛。正確的吸氣,能夠去除懶倦,刺激身心,增強元氣。 調正姿勢,其方法參照吸氣的1-4點。呼氣要緩慢地進行。為此,不能讓吸氣時抬起的肋間肌和浮肋鬆弛。否則,很難做到呼氣順暢和緩。呼氣的動作從上胸部開始。因此不要使這部分收回。慢慢地呼氣,直到肚臍收縮,氣完全呼盡。這時,身體便同靈性融合在一起了。呼氣前,要把脊柱及其左右兩側提起,使全身象紮根于地的樹木那樣穩固。

小提示:1、以自己最感舒服的姿勢坐定。2、把胸、浮肋和肚臍提起,伸直脊骨。3、儘量向下低頭,使頸部變柔軟。然後進行下頷收束法。4、人的感情之源位於肚臍和心臟之間。脊背必須經常同這個感情之源保持接觸。身體的前部,也要始終與它接觸。5、在吸氣過程中,胸部向上方和兩側擴張時,切勿向前、後和左右傾斜。6、不能使橫膈膜出現緊張。要把空氣深深吸入橫膈膜的底部。可以想像從浮肋下,腰的周圍開始吸氣,這是深吸氣的秘訣。7、為了順利地接受吸入的能量,使預先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是重要的。特別是要使肺內側的節律與進入空氣的流動同步。8、就象把水倒入肺的底部。9、肺不發達的人,在肺臟完全發揮機能之前,必須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地提高肺的肺活量。10、支氣管從氣管分出,與肺的末梢血管相連結,在那裡又分為細支氣管。必須觀察空氣是如何到達細支氣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