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枕仰臥位 教你如何做仰臥位平衡訓練
仰臥位,常見的仰臥位是病人頭部放于枕上,兩臂置於身體兩側,兩腿自然伸直。多為休息及睡眠的一種體位。根據病情及診療需要,又可變化為如下體位。在臨床醫學上,仰臥位為最常用的體位,多數頭、頜面、頸、胸、腹、四肢等部位手術皆可用。去枕仰臥位(1)方法:去枕仰臥,頭偏向一側,兩臂置於身體兩側,兩腿自然伸直,枕頭橫直於床頭。(2)適用範圍: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的病人,可防止嘔吐物誤吸入氣管,引起窒息和肺部併發症。椎管內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後的病人,以防止顱內壓減低引起頭痛。屈膝仰臥位(1)方法:病人仰臥,兩臂置於身體兩側,兩腿屈起,稍向外分開。(2)適用範圍:腹部檢查的病人,可使腹肌放鬆,便於檢查。女病人導尿,以暴露操作部位。
中凹臥位(1)方法:病人頭和軀幹抬高約 20°——30°,下肢抬高約 15°——20°。(2)適用範圍:休克病人。抬高頭胸部,保持氣道通暢,利於呼吸,增加肺活量;抬高下肢,利於靜脈血回流,增加心輸出量。仰臥位平衡訓練:是軀幹的平衡訓練。 一、橋式運動:病人仰臥位,雙手放於體側,或雙手交叉手指相握,胸前上舉,注意患手大拇指放在最上面,以對抗拇指的內收和屈曲,下肢屈曲支撐於床面,患者將臀部抬離床面。雙橋運動:雙側下肢同時完成此動作,單橋運動:單側下肢完成此動作。 二、重心轉移:1、床上翻身:(1)從仰臥位到患側臥位:(2)從仰臥位到健側臥位。2、床上臥位移動。
訓練原則:支持面由大到小、重心由低到 高、從睜眼到閉眼,逐漸增加訓練的複雜性。 操作要點: 1、床上臥位移動:先將健足置於患足下方, 健手將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康下肢將患側下肢抬起向一側移動,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時將臀部移向同側,再將肩、頭向同方向移動。反復練習後患者可較自由地移動。 2、仰臥位到健側臥位:用健足從患側膕窩插入並沿患側小腿伸展,將患足置於健足上方,然後Bobath握手進行上舉後向左、右兩側擺動,利用軀幹的旋轉和上肢擺動的慣性向健側翻身。 3、仰臥位到患側臥位:雙側髖、膝屈曲, 雙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舉約90°,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先擺向健側,再反方向擺向患側,同時向患側用力旋轉軀幹、擺膝、轉頭,完成肩胛帶、骨盆帶的共同擺動,以借擺動的慣性翻向患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