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俯式冰橇圖片大全 比賽規則大盤點

俯式冰橇又稱為鋼架雪車(skeleton),是一項以雪橇為比賽工具的冬運動專案,它的最高速度可達至每小時130公里,在冬季奧運中設立男子和女子的個人賽事,直至現時,俯式冰橇於冬季奧運中曾四次列入正式的比賽專案:俯式冰橇專案曾於1928年瑞士聖莫里茨奧運會上進行過比賽,分為男、女各一項比賽。直到20年之後,聖莫里茨再度舉辦冬奧會,又把鋼架雪車列入比賽。可是鋼架雪車專案因危險性較高,因此1948年冬奧會之後,又被取消,從此中斷了冬奧會比賽項目的歷史。直到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才又再度成為冬奧會的比賽項目。

俯式冰橇在19世紀發源於瑞士山區的小城聖莫里茨,有可能是第一項滑溜項目。第一次的俯式冰橇比賽在1884年舉行,參賽者是在結冰的道路上舉行比賽,從聖莫里茨滑到Celerina,獲勝者得到一瓶香檳當做獎賞。1887年開始出現類似今天這種俯臥式的雪橇姿勢,1892年正式定名為Skeleton,因為這種雪橇的造形類似人體的骨架,也稱骨架雪車。

俯式冰橇的比賽場地的線路設計必須呈「十」字形,長度為1214米,起點和終點與之間的高度距離是157米。賽道中共設有10個轉彎處,而它的上坡長度約占賽道總長度的12%。

【項目裝備】

比賽用的俯臥式雪橇是以鋼材製成,預賽時兩趟比賽必須使用同一輛雪橇。如果在比賽過程中雪橇損毀,備用雪橇可以報准後參加比賽。

男子比賽所用的雪橇,規定不得超過43公斤,雪橇和選手加起來的重量不得超過115公斤。

如果選手體重加雪橇重量超過115公斤,雪橇的重量不得少於33公斤。雪橇規格,長度介於80到120公分長、8到20公分高。

女子項目選手和雪橇重量合計不得超過92公斤,雪橇淨重不得多於35公斤。如果雪橇加選手重量超過92公斤,雪橇淨重不得少於29公斤。雪橇規格與男子相同。

如果重量不足,可以在雪橇上增加重物,但不得在選手身上放置重物。雪橇與地面接觸的雪板部分,必須以鋼材製成,上面不能有任何塗裝,或是可以加熱增加速度的任何設計。在比賽前選手將雪橇送往起點,經過檢查之後,到比賽時雪橇雪板溫度與送去時溫差不得超過攝氏4度。

選手的雪靴可以最多有8支長釘,靴釘不得超過7公分長。所有參賽的選手必須配戴全罩式安全帽,以維護到頸部以上的安全。

比賽規則

俯式冰橇所用的比賽滑道,與雪橇相同,不同的是雪橇和滑行姿勢。雪橇選手是仰躺在雪橇上,腳在前頭在後。俯式冰橇則是相反,選手俯臥在雪橇上,頭朝前腳在後。[3]

比賽在同一天之內進行兩趟,以兩趟成績合計排列名次。

成績的計算到百分之一秒,如果選手成績相同,名次可以並列。第一趟出發順序,是以抽籤決定;第一趟的成績順序,則是第二趟出發的依據,第一趟成績最好的前20名男選手和前12名女選手,晉級第二趟比賽。第二趟比賽出發是以第一趟成績排名,排名最前的最後出發。

出發時選手排列在起點等候,依照出發順序出發,出發的燈號亮起之後,選手須在30秒之內完成出發動作。出發時選手須將雪橇推向前,將雪橇加速之後,迅速登上雪橇完成比賽,出發動作必須全部自行完成,不得藉助他人之力。

俯式冰橇規定只能以俯臥式進行,選手的肚子貼在雪橇上的姿勢才被允許。中途掉落雪橇可以允許,但在通過終點時,選手必須在雪橇上才算完成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