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胃病灸哪個穴位 幾大功效為你健康養生
由於人們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很多人時常會出現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胃部毛病。胃痛怎麼辦?中醫認為,胃痛患者,艾灸中脘穴、內關、足三裡穴等3大養生穴位,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中醫學認為,胃痛多由過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積于中,陽氣被遏;或飲食不節,中焦失運,內蘊濕熱,氣機阻滯;或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橫逆犯胃,氣滯日久,血行瘀阻,瘀血內結,不通則痛,久痛傷胃絡等因致氣機不暢,從而胃脘疼痛。氣機運化失常,“不通則痛”是發病的核心。艾灸治療胃痛時,取中脘穴、內關、足三裡穴。
艾灸治胃痛的方法
令患者取舒適體位選准穴位後,術者一手拇食中如持筆寫字狀,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皮膚距離約1寸左右,艾條與穴位局部皮膚成45度角,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溫和灸15~20分鐘。按先左後右,左內關→左足三裡→中脘→右內關→右足三裡→左內關的順序,每日一次,15次一療程。
艾灸以上3大養生穴位,具有疏肝理氣、溫胃散寒、調補脾氣、健中和腸之功效。操作方法簡便、易學,有胃痛的朋友不妨試試。
艾灸治胃病灸哪個穴位
胃俞穴
胃俞穴位置: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標誌之下,旁開1.5寸處 。
功效:艾灸該穴位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主治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痙攣,腸炎,失眠等症。
中脘穴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從肚臍向上量4寸處。
功效:艾灸該穴位可以通調腑氣,和胃止痛。主治嘔吐,反胃,腹脹,胃炎,胃潰瘍,泛酸,胃出血,胃下垂等症。
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功效:艾灸該穴位可促進消化吸收,健脾養胃,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對腸胃,心血管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煮至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急慢性腸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等消化系統病症。
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位於肚臍中央,為任脈之要穴。
功效:艾灸該穴位有溫陽益氣,健運脾胃之功效。煮至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等症。
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肌腱之間。
功效:艾灸該穴位可健胃止痛,主治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黏膜變化,上腹不適,脹痛或燒灼感,以及食欲缺乏,噁心,嘔吐,泛酸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