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護膚時搓泥卡粉?這些小細節恐怕沒做好!

不管你是不是保養達人,在瓶瓶罐罐的疊加塗抹之後,“搓泥”這個現象總是難以避免。你也許會疑問是不是其中某一款產品的品質不靠譜,或者自己的肌膚在“絕食”,但事實上,造成保養品“搓泥”的原因多到能嚇你一跳,比如下面頗具代表性的這些。

換句話說,有時候在使用保養品或是底妝產品之後出現的“搓泥”現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前提是你必須摸清自己的肌膚現狀,同時避免在使用美容品的過程中犯一些你並不知道的“低級錯誤”。

角質層厚&肌膚受損

Reason 1:角質層厚重

角質層是肌膚最外延的部分,有眾多半凋亡和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構成,當一些死皮細胞沒有及時脫離就會在肌膚表面築起一道“牆”,而保養品就會在這道“牆”上攪拌在一起,也就是肉眼直觀可以看到的搓泥或者起白屑。想瞭解適合自己膚質的詳細護膚方案可點擊文末的肌膚測試。

Reason 2:肌膚屏障受損

肌膚的屏障能夠直接反應肌膚外觀,並決定對保養品的接納能力,當肌膚屏障受損時,保養品就難被肌膚充分吸收,這時要做的是使用更溫和的保養品來減少刺激,同時補充細胞間質和必要油脂來完善肌膚的防禦能力。

滲透力&膠質成分問題

Reason 3:保養品滲透性不好

保養品的滲透性欠佳也會導致搓泥,特別是首先使用的保養品如果含有難以滲透,親膚性欠佳的成分就會讓後續的保養品在肌膚表面“打成一團”。

Reason 4:保養品膠質成分過多

保養品中添加膠質成分能讓使用感更清爽,同時增加產品的粘稠度,讓產品從視覺上看起來更“營養”。但如果使用太多含有膠質成分的保養,待產品中的水分蒸發之後大量膠質就會搓泥。

顆粒&屬性的問題

Reason 5:保養品中含有顆粒成分

很多面霜或是防曬霜中都含有比如雲母、二氧化鈦或是氧化鋅之類的顆粒成分,這些成分在使用完之後能讓肌膚看起來很有光澤感,但如果這些成分與之前使用的凝膠或是啫喱類產品相遇就很容易搓泥。

Reason 6:保養品屬性不同

在天然的保養品也必須在工藝和配比技術完善的前提下製作完成,這也就是說保養品中的成分往往有不同的電離子屬性,當這些成分的離子屬性不相容時就很容出現搓泥的現象。

Reason 7:護膚流程太過冗長

如果肌膚狀況良好,使用保養品的過程中也已經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不相容成分的衝突,但依舊會搓泥,那就要考慮一下護膚流程是否太過冗長,是不是多瓶精華類產品一起使用,因為當肌膚無法吸收這些額外補給時,無法被利用的這些物質就會發生攪拌搓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