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健康小貼士 幫你突破減肥塑身瓶頸!
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問題,但是即使你已經達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或多或少還是會遇到瓶頸。我們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改善身體線條,變得更纖體苗條,因為我們請教了塑身專家David Barton和營養專家Dr. Oz Garcia。不管是合理的運動方法還是控制飲食的小技巧,這些健康的塑身方法顯然非常值得一試。
健康飲食讓你更充實自信
和我們以米飯為主食的習慣不同,世界上許多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餐飲文化。那些瘦而健康的人們,通常都吃很多海鮮和魚類。較小的魚類,如阿拉斯加三文魚,富含二甲氨基乙醇和不飽和脂肪酸歐米茄-3等物質,能夠提高新陳代謝啟動大腦功能等。
常常吃含有高脂肪、高澱粉的食物會引起情緒低落和注意力不集中,並且影響大腦對於飽腹感的控制和運動的意願。這類對大腦產生影響的食物能夠降低自製力,讓你不能夠正確判斷和調整進食量,喪失對體重控制的平衡,並且讓人變得懶散。
相反的,多吃健康的食物能夠讓情緒高昂,並且強化大腦的功能。這樣才能讓身體系統得到提升,你會時常感到充實自信,並且在食物的選擇和運動的安排上做得更好。食物不僅有保健功能,也是身體的燃料,因此應該確保你的身體得到的是充足健康和有益的食物,這樣你的身體才能保持最好的狀態。
向健美運動員學習
運動員們對於攝入碳水化合物的嚴格控制已經達到一種藝術的境界。食用高糖的碳水化合物會提高血糖和胰島素水準,這兩種物質的此消彼長的後果就是,身體會儲存更多的脂肪,而不是增強肌肉纖維。時刻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時間和多少,可以保持胰島素釋放量的平衡,這樣身體就不會時刻停留在儲存脂肪的模式上了。
那麼日常飲食中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呢?如果想要減掉脂肪,每天的攝入量應控制在75-150克之間,但不包括蔬菜這類的纖維碳水化合物,並沒有必要再降低攝入量或者完全不吃,因為這不切實際。如果你想要維持比這還要低的攝入量或者根本不碰碳水化合物,那麼你真的不用吃東西了。
在合適的時間正確的喝水
你或許聽說過,多喝水有助於減肥。但是研究顯示,什麼時候以及怎麼喝水能夠直接影響身體的吸收。常溫水應在吃飯前30分鐘飲用,冷水則應該在飯後喝。其實,吃飯時喝太多的水會稀釋消化酶,減緩身體機能。
但是水並不是為一種可以促進減肥的飲品,花草茶同樣能夠新陳代謝。咖啡因烏龍茶能夠使新陳代謝提高10%。綠茶可以幫助你平心近氣,減緩壓力,這樣有助於你改掉狼吞虎嚥的習慣,同時也能讓新陳代謝提高3-4%。薄荷茶可以有效的消除饑餓感。根據研究,一個人平均一周5天聞薄荷葉,他就能夠比平時少攝入1,800卡路里的熱量。
堅持健身運動
健美運動員的另一項日常作息就是重量級的無氧運動。在過去,人們認為燃燒脂肪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無氧運動,但是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持續的鍛煉實際上會給新陳代謝系統一個儲存脂肪的信號。這就是為何需要做間隔的有氧運動,輔以緩慢的爆發性的無氧運動,這能讓你更加高效的燃燒脂肪,並且在間隔休息的時間裡,身體還會持續的消耗熱量。
另外,最理想的運動是持續20分鐘跑步,以1:2的速率做衝刺30秒,然後進行步行或者慢跑(這取決於自身情況)1分鐘。或者,如果你不善於跑步,也可以嘗試騎21分鐘的自行車,之後以80%的阻力騎車1分鐘和60%的阻力1分鐘。這兩種方式可以任選其一,每次重複7組。
研究顯示,吃飯時用更小的盤子是個很不錯的方法。如果你吃蛋白質的話,則不應該超過拳頭大小的份量,餐盤中其他的位置應該留給蔬菜和小部分碳水化合物。如果你已經堅持使用這個方法,卻還是不能有效的減輕體重,就應該重新調整你的飲食結構。每餐中蔬菜應占三分之一。如果你要外出吃飯或者享用大餐,那麼應從沙拉開始慢慢吃。將開胃菜的份量減少一半,而且要多吃蔬菜。
另一個方法就是,飯後喝一杯混有一勺蛋白粉的水,這樣有助於調整食欲。有時飯前吃一些零食,會讓你在吃飯的時間有飽腹感。因此可以在飯前吃一些開胃小菜。這能夠提高營養的吸收,並且讓胃口得到滿足,你也不會一直想要吃下更多的麵包了。
最後,不要經常在餐桌旁轉悠,會讓人越來越想吃東西。吃完飯就應該離開餐桌,並且將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這樣你才不會一直想進食。只有當注意力完全不在食物上的時候,你的身體才會真正的感到飽足。
鍛煉後要吃飽
享用碳水化合物食品或大餐的最佳時間,就是在做完大量運動之後。運動之後,身體裡的胰島素水準上升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時候你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和卡路里幾乎都被肝臟和肌肉所吸收,作為體力消耗的補充,而不會作為脂肪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