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爵士舞入門的基本要領 3大要求你做得到嗎

無論什麼東西,都要從基礎開始學習,當然,舞蹈也不例外,沒有好的基礎是無法得到一個很好地昇華的。街舞的學習也是從基礎開始的。比如說是學爵士。初級的爵士舞蹈學習,要學會講一個舞蹈進行細小的分解,從而從一個個小小的細節開始構築。

比如說加強對爵士的基本手勢的練習,手指微張,中間空心;比如說對甩頭這個動作進行練習,因為甩頭是爵士舞蹈裡面宣洩自己情感的一種基本方式;比如說對平移脖子的練習,因為平移脖子的動作與身體其他部位一起舞動,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魅力;比如說對聳肩的練習,聳肩的練習可以加強一個人對於舞蹈節拍的掌握,可以加強一個人律動的速度和步伐;比如可以加強一個跨的運作,跨作為連接上下部位一個重要橋樑,他在給人視覺的移動的韻律上有一個強大的發揮作用。
當然除了最基本的舞蹈基礎練習以外,爵士最大的難點就是學會控制力道,學會收放自如的去運用自己的力量。一般人可以用仰臥起坐或者是仰臥起坐的方式去加強自己的手部力量,加強手臂的強度。
舞蹈要求

爵士舞跟現代舞和芭蕾舞一樣對生理方面是一種很嚴酷的考驗,這使練習前的暖身準備變得份外重要。暖身運動不論在心理或生理上也能為爵士舞者帶來好處。從生理學的立場上看暖身運動的效果包括:可增加肌肉收縮時的速度和力量,改善肌肉協調能力,預防或減少肌肉,肌腱及韌帶的傷害;尤其對爵士舞者來說,背部與胸,腹等部位的使用程度也相當頻繁,所以在做暖身運動時更應該注意。在心理上,能讓學習者有準備開始運動的心理與培養情緒的前奏,讓學生能更加集中和感覺學習的衝勁。

爵士舞的暖身動作是很有韻律的,而且通常要持續20 -- 30分鐘。由於爵士舞課程中帶踮腳尖,快速的彈踢,旋轉,跳踏,腹部之持續或快速收縮等動作,所以暖身運動中常加入芭蕾的蹲(plié)及踮立動作(relevés)等來幫助預備腳和腿部的肌肉,另外更需要有上身肢體軀幹的獨立和聯合動作來達到全身溫暖和肌肉柔韌的效果。
跟暖身運動同樣重要的環節是緩和運動。在爵士舞課堂完成的尾段應再做一次主要關節和肌肉的伸展,好讓勞累的肌肉得到更自然迅速的舒緩,這有助減輕課堂翌日的肌肉酸痛和疲累。
如果從體適能要素的角度去分析,跳爵士舞的有關考慮包括:
心肺耐力

一般爵士舞的一個動作組合之時間不是很長,但組合和組合之間的休息時間往往很短,所以如果學習者的心肺耐力較好時,一般在多次重覆動作組合後仍保持好的舞蹈技巧,不致有過早疲乏的現象。

肌力和肌耐力
爵士舞中很多快速和講求瞬速發力的動作,所以基本的肌肉力量是必需的。另外,因為學習舞蹈時往往需要把同一動作重覆練習多次,所以對肌肉耐力的要求是比較高。尤其是下肢肌肉的耐力必須鍛煉好,否則容易引致膝,踝和髖關節和附近的肌肉受創。爵士舞者也透過其他輔助鍛煉法(如水中健體,瑜伽訓練等)來增強肌肉的能耐。
柔軟度
不論跳什麼舞,如果要跳得美,身體的柔軟度必須要好,否則不能發揮出應有的線條美感,爵士舞也不例外。在進行暖身的伸展動作必須留意,不適宜在身體肌肉未完全和暖前用彈振形式來做伸展,否則容易弄巧反拙,拉傷肌肉。用靜態方式伸展較安全,不過也較需要耐性。柔軟度的練習動作之幅度更不應達到痛楚的地步,肌肉有拉緊的感覺即可,動作(角度)維持的時間可由10餘秒至30-40秒不等,時間愈長對肌肉及關節附近的連結組織之負荷也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