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研究稱低溫改變腸道細菌 冬天更利於減肥

瑞士日內瓦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低溫可使腸道細菌構成發生改變,體重減輕。研究人員先檢查一些生活在21攝氏度室溫環境中的實驗室老鼠體內細菌構成,然後把溫度調低到6攝氏度,保持11天或30天。

研究人員發現,老鼠生存環境變冷後,一種與肥胖和糖尿病相關,名為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細菌幾乎從老鼠腸道消失了,老鼠體重下降。一個多星期後,體重穩定下來,腸道變長,意味著能更好地吸收食物營養。

為了驗證老鼠體重以及其他一些身體指標的變化是否與腸道細菌相關,研究人員把從已經適應了低溫環境的老鼠腸道內提取出的細菌移植到另外兩組腸道內沒有這些細菌的老鼠體內,結果,這兩組老鼠都顯示出好像生活在寒冷環境中已經有一段時間,體重下降,血糖下降,腸道變長。而當研究人員把名為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細菌移植到這兩組老鼠體內,它們的腸道縮短了,體重不再下降。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為治療肥胖症帶來啟發。研究結果發表於《細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