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健康快瘦5個妙招 讓你打敗可惡脂肪

飲食,是減肥時需要多加注意的問題。我們每天都要從食物中獲取熱量,但是,當體內熱量出現堆積時,贅肉也就會出現了。從美容護膚的角度考慮,要想和脂肪過招,有一些減肥瘦身的飲食法,是需要你瞭解和掌握的。

減肥是“知難行難”的事

現代人的體重不斷加碼,大家也愈來愈不滿意自己的身材。有人為了愛美,和體重斤斤計較;有人則為了健康減重,減肥成為名副其實的全民運動。

減肥是“知難行難”的事,因為要瞭解身體新陳代謝的變化,還要改變個人行為和飲食習慣,其實減肥過程中,怎麼吃比少吃更重要。以速食店的漢堡餐為例,點餐時不妨要店員不要塗美乃滋、不要薯條,並把可樂換成柳橙汁,熱量就減少了一半。

調查顯示,在各式各樣的減重方式中,女性最常使用節食、斷食法,比較不考慮運動;男性則剛好相反。曾經減重的人當中,有三成的人主要採用“吃西藥”來加快減肥的速度,其中又以女性特別勇於嘗試各種減肥藥。而曾使用過減重藥品或瘦身食品的消費者中,高達八成的人因副作用太大而中途放棄。

和脂肪過招

仔細分析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身體進食的熱量超過消耗的熱量,導致多餘的熱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影響熱量平衡的因素包括生活形態、飲食、內分泌疾病、運動、藥物和遺傳因素等。一般來說,胖子都有血壓、血脂肪、血糖、脂肪肝過高的情況。而血糖長期過高,易導致大小血管病變,引起失明、動脈硬化、末梢迴圈不良,以及腎臟、神經組織的病變。

不少醫師和許多成功減重的過來人的結論都是,減重沒有捷徑,找到發胖的根本原因,才是徹底解決的方法。如果肥胖是因為對食物的營養及熱量認識不清,那麼請教營養師如何選擇食物、控制熱量的攝取就夠了。如果是因為情緒、心理問題和社會壓力造成的過食、狂吃,就需要醫師介入,做長期的行為和心理治療。

除了控制飲食外,運動的好處是全世皆然的普遍原則,運動能舒緩壓力,增加耐壓性,避免因壓力引起的飲食過量。運動還可以刺激肝臟釋出葡萄糖,減少食欲。

持續運動還可增強新陳代謝率,增加肌肉,而肌肉所消耗的能量比脂肪多,不容易因稍為多吃就急速發胖。

你有體重煩惱嗎?想瘦嗎?就從檢討目前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模式開始,並選擇簡易的運動持之以恆,健康與窈窕身材自然在望。

減肥的失敗率很高,不少人的經驗都是失敗了又重新開始。理想的減重方式,除了要節制飲食,還要增加運動量,並持之以恆,才能達到窈窕又健康的目的。以下減重原則為專家們的共同建議:

1.減少油脂攝取

一公克油脂會產生九大卡熱量,有些食物感覺不油但隱藏許多油脂,屬於高熱量食物,例如杏仁果、核桃、開心果、花生、腰果、瓜子等堅果類,想要減重的人對以上食物要忌口。烹調食物避免油煎、油炸,肥肉、豬皮、雞皮、鵝肉皮等含動物油脂高的食物也要少吃。

2.均衡的三餐

人在消化吸收食物的過程會消耗熱量,挨餓反而讓小腸的吸收變得更好,每日以三餐為佳,平均分配,寧可一天吃三餐也不要三餐的量一餐吃完,睡前三小時儘量不吃東西。

3.多吃低熱量食物

多選擇體積大有飽足感但熱量低的食物,如蔬菜類的小黃瓜、茄子、高麗菜、冬瓜、竹筍、白蘿蔔、胡蘿蔔及豆製品的嫩豆腐。熱量低的食物可用無油或低油的烹調方法(如用濃縮大骨湯或無油高湯燉煮)。肥胖者通常食量大,很難要求他食量馬上減少,不妨以菜湯取代部份白飯、肉類及魚類較實際。蔬菜湯除了容易有飽足感外,還能提供豐富的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

4.少吃加工食物

多選擇天然食物,例如用糙米代替白米,以全麥土司取代白土司。不吃醃製、調味濃重等高鹽份食物。新鮮食物本身就有很好口味,烹調時加少量鹽或醬油即可,不用味精。

5.運動“三三三”原則

選擇運動項目的原則,在於適合自己,並且能從中得到樂趣。每星期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每次運動心跳可持續一百三十以上。上班族可以每天爬樓梯進辦公室,或者搭公車時提早兩、三站下車,步行到辦公室。

以上這些飲食方法,都可以讓你吃出苗條。食物營養價值豐富,我們在日常飲食中,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果你想減肥更有效果的話,那麼,有很多油膩的食物,你要少吃或者不吃。科學飲食,是減肥瘦身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