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腸胃炎的如何養腸胃好 五款食療方法養出好腸胃
腸胃炎疾病是一類十分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針對這一疾病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呢?又該怎樣進行日常護理呢?下面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一些相關的預防方法以及護理的措施,希望這些小常識能夠給你帶來幫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具體介紹。
飲食調理
腸胃炎吃什麼好
一、益脾餅
做法:紅棗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棗肉250克,雞內金60克、生白術120克、乾薑粉60克,將雞內金、白術洗淨,以文火焙乾,研成細末,加入乾薑粉和棗內,同搗如泥,製成小餅,放入烤箱內烘乾,取出放入塑膠食品袋內備用。
現代醫學證明:大棗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蛋白質是潰瘍創面修復所不可缺少的材料;維生素c能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二、鮮蘆根粥
做法:新鮮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薑2片;將鮮蘆根洗淨後,切成一釐米長的細段,與青皮同放入鍋內,加適量冷水,浸泡30分鐘後,大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鐘。撈出藥渣,加入洗淨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粥湯粘筒。起鍋前5分鐘,放入生薑共煮。一日分2次溫服。
蘆根清熱養陰,青皮行氣止疼,生薑和胃止嘔,粳米養胃益脾。以上諸藥配伍得當,共達泄熱和胃,養陰止痛之功效。
三、川芎當歸茶
製作
1、川芎5克、人參5克、白茯苓5克、當歸5克、白術5克、白芍5克、桂枝 5克、粟米50克,將以上藥物洗淨;粟米淘洗乾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
2、 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去渣即成。
食法:每日1次,代茶飲用。
功效:消炎止瀉
四、大棗健脾粥
大棗50g,山藥、蓮子各30g,白扁豆20g,白砂糖適量。各味加水煎熬至爛熟,白砂糖調化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用。健脾胃,養氣血,調營衛,生津液。
適用於脾虛久瀉,消化不良,四肢乏力。
五、人參粥
人參10g,粳米100g,冰糖適量。將粳米洗淨,加水至1000ml,文火煮至爛熟後,加入人參粉和冰糖攪勻再煮至2—3沸,便用。人參可補五臟,益元氣,健脾止瀉。凡脾胃虛弱,消化不好,大便時溏時瀉,或餐後則便,水穀不化等可治。
腸胃炎不能吃什麼
1、油炸、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添加用量或是不吃。
2、應少食糖及易發作發酵的食品:如土豆、紅薯、白蘿蔔、南瓜、牛奶、黃豆、牛奶等。
3、不能吃生冷、堅固及蛻變食品,不能飲酒,不能吃辛辣安慰性強的調味品。
4、黴變腐朽的食品不要攝進。
5、低脂、少纖維。多油及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會使腹瀉症狀加重。烹調方法以蒸、煮、燉、燴為主;食物纖維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對有病的腸道不利,故需限制。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黃豆芽、洋蔥等均應忌用。
6、少吃產氣食物及甜食。排氣、腸鳴過強時,應少食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如大豆、紅薯、白蘿蔔、南瓜、黃豆等。
怎樣預防腸胃炎
1、細嚼慢嚥
很多人習慣了吃飯時大快朵頤,總是慢不下來,認為自己吃飯很有效率,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吃飯時必須細嚼慢嚥,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粘膜的刺激。
2、選擇精細易消化的食物
在食材的選擇上應儘量選擇精細並且易消化的食物,不過也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了,否則,人體營養跟不上也是要出問題的。
3、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的時候要注意飲食的衛生,外出吃飯時儘量選擇規模比較大的餐館,路邊擺攤的要少吃,因為或多或少不是很衛生。最好可以自己動手做,可以避免外界微生物對胃粘膜的侵害。
4、選擇清淡的食物
不要經常吃很辣或很油膩的食物,可以適當的換換口味,來點清淡點的食物,多吃蔬菜,少喝酒和濃茶。清淡飲食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利於胃病的康復。
5、選擇新鮮的食物
選擇食物都要保證新鮮,存放太久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可以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例如土豆、番茄、蘋果等等。
6、儘量按時進食
每天三餐儘量按時吃飯,且不要吃得太飽。一般是說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早。就是說早餐吃的稍微豐盛有營養,中餐可以吃飽點,有利於一天的工作,晚餐吃早,有利於消化吸收。
7、節律性飲食
很多上班族吃飯幾乎都不能按照科學的飲食規律,總是隨心所欲,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吃,其實大家有所不知,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會導致腸胃炎的病發。因為當你感覺到餓的時候你沒吃,等真正吃的時候又吃不了多少。還有就是切忌暴飲暴食。
8、多運動
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所以對於腸胃炎的預防措施上,也要多參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