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地帶

經常健走容易減肥 健走的七個注意事項

健走減肥的七個注意事項
塑膠場地、草地最好

健走要選擇空氣清新、視野開闊、安全的場所,最好有塑膠場地、草地;要避免在車流量大、空氣品質差的公路快走。柏油路、水泥路面太堅硬,對膝蓋和腳踝衝擊力較大。

運動鞋護脊柱,衣服得透氣

鞋子要選擇彈性好、有足弓墊的運動鞋,能有效保護脊柱。衣服最好以材質透氣、寬鬆,顏色鮮豔的為主,或有反光條裝飾,可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姿勢協調,腳趾內收

健走標準姿勢是:目平視,軀幹自然伸直,身體重心稍前傾,兩臂前後擺動,與肘關節成90度夾角。手臂擺動能帶動左右肩活動,還能運動腰腹,活動腿腳的同時還能鍛煉上肢力量。走路時,儘量用腹式呼吸,與地面接觸的一隻腳要有 “抓地”的動作(腳趾內收),能緩衝足弓壓力,促進腿腳微循環。

步頻:每分鐘100步

走路速度太慢很難起到鍛煉效果,太快又容易帶來疼痛和損傷,老年人尤其如此。一般情況下,健走的步速以每分鐘100步為宜,身體感覺微微出汗、可以用正常節律說完整的句子但不能唱歌。

最少連續10分鐘,走夠6000步

健步走推薦量為每天1小時,按每分鐘100步算,每天6000步是比較合適的。想要減肥的朋友,可適當增加到8000—10000步。但也不要盲目追求步數,尤其是老年人或身體狀態不好的人。如果做不到抽出整塊時間鍛煉,也可在工作間隙分次完成,但每次最好連續走夠10分鐘以上,否則沒有健身價值。

健走時間:夏避中午冬避清晨

夏季健走,為了預防中暑,要儘量避免在中午時出門活動。冬天最好在10點後出門,可避免冷空氣導致的血管急劇收縮。春秋兩季,氣溫適宜,時間可靈活選擇。建議糖尿病人一般在飯後1—1.5小時左右鍛煉,以防低血糖。

運動前後都不能省的熱身

運動前可先做些伸展活動,比如活動膝關節和腳腕、原地慢跑等,運動後也不要立即停止活動,應逐漸放鬆,重複運動前的熱身動作,可緩解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