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應該怎樣挑選健康食品呢?
火鍋桌上,畜禽內臟類食品比較常見,這種飲食習慣也不利於健康。伴隨著農藥、化肥、添加劑等化學物質在食品生產、加工中的應用,動物內臟作為代謝器官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量最高,往往成為這類有害物質的“篩檢程式”和“貯存器”,尤其是肝肺。
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或碳酸飲料,這樣不僅可以開胃,而且清涼口感能給口腔和胃腸降降溫。但控制體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不太適合碳酸飲料,因而優酪乳、杏仁露、椰汁、涼茶等比較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麻辣火鍋讓人又愛又恨,為避免引火上身,雷海燕認為,在吃紅湯底火鍋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平衡,可以多吃清火滋陰的食品。青菜:吃火鍋時,搭配大量的綠葉蔬菜,蔬菜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引起或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因此,食物從鍋中撈出,別猴急入口,最好先放在小碟待微涼,慢慢細品。而本來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吃火鍋以少油、少麻辣的清淡火鍋為宜。此外,畜禽內臟、海鮮、牛羊肉、蘑菇等食材由於含有大量嘌呤類物質,容易造成尿酸在血液中沉積,引起冬季“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