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人一天三頓飯怎麼吃 3大概述教你每天科學用餐
1、早餐:7點至8點 一般我們有一個誤區,起床洗漱收拾好不管時間到了幾點,按部就班吃早餐。
營養專家:進行適量的晨練(比如跑步或練瑜伽)後,早7點至早8點是最佳的吃早餐時間。
早上加餐:10點 到這個時間大腦工作已經消耗了你早餐所吃食物提供能量的20%,因此,這個時候你需要補充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比如香蕉。
2、午餐:13點
這個時間是人體所剩能量的最低點,所以你一定要及時進食,可以選擇高熱量食物。
中午加餐:14點至15點
此時人體中葡萄糖的量降低到午餐後的最低點。因此你可以吃些堅果、爆米花、幹鮮水果等。
3、晚餐:17點至19點
這時你要吃一頓正式的晚餐,讓身體在接下來數小時的睡覺時間裡獲得充分的能量,另外這個時間段吃飯也可讓食物在睡前充分消化。
晚上加餐:19點至21點 選擇一杯牛奶,因為它們能夠幫助你提高睡眠品質。
生物鐘與一日三餐:
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段時間裡,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這說明人在什麼時候吃飯是由生物鐘控制的。
大腦與一日三餐:
人腦每天占人體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腦的能源供應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約需要110~145克。而肝臟從每頓飯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臟即能為人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與一日三餐:
固體食物從食道到胃約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時才到達小腸。因此,一日三餐間隔4~5 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選擇:
一日三餐究竟選擇什麼食物,怎麼進行調配,採用什麼方法來烹調,都是有講究的,並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類、薯類和新鮮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學分配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麼早晚各應該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較合適。
早餐的科學搭配:
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